“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在诗中歌唱简陋的木桥/站在落叶缤纷的白桦间/参加它们诀别前的祈祷……”苏联诗人叶赛宁以其短暂一生给世界留下许多绝美诗篇,其优美的田园篇章,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叶赛宁无疑是一位天生的诗人,他对于语感惊人的掌控力,让他的诗歌具有特殊的优美之处。”8月16日 ,在崇明区图书馆举办的《叶赛宁诗选》作品分享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郑体武说。他认为,虽然叶赛宁主要是自学成才,但从创作来看,诗人将传统与现代集于一身,融会贯通,这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质。
作为“书香瀛洲”上海书展崇明分会场“名家海岛行”第一场活动,本次分享会围绕叶赛宁诗歌的魅力展开。上海大学教授张烨介绍了自己与叶赛宁的不解之缘。早在八十年代,叶赛宁诗作首次被系统地译介到中国,她就喜爱上了这位诗人,并且对叶赛宁对于颜色的运用非常钦佩,还在自己的诗歌中加以模仿和运用。如今重新阅读郑体武所译《叶赛宁诗选》,她坦言“被诗歌中的真诚感动,整本诗集就像叶赛宁的独白。”
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副主编、诗人杨绣丽谈到叶赛宁初入文坛拜访勃洛克的历史,这一幕正像她十几岁时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前辈看的经历。借着诗歌,诗人们有着穿越时空的共鸣。杨绣丽认为叶赛宁的《我记得,亲爱的,记得……》让她想起聂鲁达创作的《我记得你去年秋天的模样……》一诗,也有着相似的意境。郑体武教授则针对这两首诗进行了对比赏析,并用中文即兴深情地背诵了聂鲁达的这首诗。同时用俄文朗诵了多首叶赛宁的作品。郑教授还将叶赛宁与海子进行了比较。
叶赛宁是公认的苏维埃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不仅饱含对祖国对故乡的柔情,而且散发着俄罗斯田野的泥土气息。
郑体武教授平生致力于俄罗斯文学的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今年连续推出《勃洛克诗选》,《叶赛宁诗选》和《俄罗斯当代诗选》。《叶赛宁诗选》是其潜心打磨多年所翻译的作品,诗选几乎囊括其所有经典作品,除一百二十余首抒情诗外还包括小长诗:《苏维埃罗斯》《正在离去的罗斯》《无家可归的罗斯》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黑影人》等。
据悉,2018上海书展崇明分会场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做指导单位,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名家海岛行”主题阅读活动,18号将举办《何建明文集》分享会、 周晴儿童作品专场《我的童年我梦想》等活动,19号将举办《上海诗人十年作品精选》“崇明籍”诗人作品分享会,引领全民读书风,将书香氛围传至生态岛。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张立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