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复排老戏亮相舞台,剧本良莠不齐引发业界热烈讨论——
传统戏曲复排热,如何去芜存菁
一批封存在档案室、资料库里的传统老戏重新亮相舞台,成为眼下戏曲繁荣的一个鲜明注脚。仅在上海,近期内就出现了《兴汉图》《老黄请医》《七侠五义》等多部传统剧目,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戏曲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文化部已启动“整理改编剧目”的扶持工程,各地院团都在加大老戏整理挖掘和复排的力度。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这一股老戏复排的热潮中,被打捞起来的并非都是精品,有些甚至是沉渣。有学者指出,复排不等于原封不动地搬演,对于老戏的重新认识和筛选,是复排的必要环节。对于今天的戏曲界,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意味着重重挑战。
传统是座宝矿,也是座原矿
很长一段时间里,京剧舞台上只见《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如今一批老戏的复排上演,让刚迈入戏曲百花园的新戏迷感慨,这园林竟是如此群芳竞艳——
过去戏台上丑角、花旦主演的串场的“玩笑戏”《打杠子》《打城隍》,在今年先后由北京京剧院与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演出,用轻松有趣的民间故事展示京剧接地气、生活化的一面;严庆谷主演的《佛手橘》,主角邱小义也一改丑角只有逗乐扮丑的面貌,以智慧与胆识战胜恶势力;而王珮瑜领衔的一出汪派戏《张松献地图》,让看惯了“捉放曹”“失空斩”的老戏迷,惊喜地发现还有唱腔如此特别、故事如此逗乐的汪派“三国戏”。
不过,老戏、冷戏不全都是好戏。传统是座宝矿,也是座原矿。只创造而不传承,无异于守宝山而受穷;只开采而不锻造,传统资源终将消耗殆尽。有专家提醒,在复排老戏的过程中,须对其文本内容、技艺展示和舞台呈现等各方面有全面而清醒的认知。
此次《七侠五义》的复排导演陈金山告诉记者,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沪上舞台出现了一大批连台本戏,“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的剧团剑走偏锋,卖弄机关布景,甚至把真牛拉上舞台、刊登一些趣味低俗的广告招揽观众,一度让连台本戏这种形式引发争议,这些内容就是糟粕,不宜上演。”
受历史和时代制约,有的老戏里还有着错误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去年,有人将《九更天》等一批冷戏重新挂牌售票,就引起一些观众的反感。有观众认为,该剧虽意在宣扬忠孝节义,但仆人救主心切而杀女的情节不但毫无道理而且残忍血腥。还有一些冷戏里,带有迷信的色彩,若是不加以改编,一股脑地搬上当代舞台,便是把时代淘洗过的泥沙一并打捞,不仅不利于戏曲的推广,难以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恐又把戏曲推回到“落后”的刻板印象中。
台上戏曲传承,需要台下戏人接力
实践表明,老戏复排,需要有一批既懂戏又了解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富有舞台实践经验又有文化积淀的“工匠”细致打磨。通过他们小心翼翼地除去锈迹,拂去历史灰尘,才能让老戏“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就拿如今家喻户晓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越剧进入上海的都市剧场后,老一辈艺术家会有意识地将路头戏中的庸俗唱词去掉。原先故事里梁山伯失魂赴约迟到,致使祝英台被另许配他人的情节,也因过分渲染神怪色彩而被修改为贫富差距造成爱情悲剧,使得故事意涵更为深刻。随着该剧的不断演出,范瑞娟、袁雪芬等一批艺术家先后在故事情节、唱腔唱词和表演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进而有了《梁祝哀史》《新梁祝哀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同版本。范瑞娟更是与琴师在《山伯临终》中创造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弦下调”。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在不断演绎中提炼升华,探索创新,才成就了这出足以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的东方戏剧经典。
对老戏的改编,仅有去芜存菁的观念还不够,还需要对剧种艺术有着准确的把握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累。近期复排上演的《兴汉图》,让不少第一次看京剧的年轻人看得津津有味,而对其进行整理与编排的,是王珮瑜的恩师之一、84岁京剧表演艺术家朱秉谦。朱秉谦先后受业于贯大元和马连良等京剧大师,在改编中,他一方面将二人的表演特色熔于一炉,取消了原本串场、与主线故事关联度不大的折子戏《监酒令》,只取《淮河营》《盗宗卷》,令故事更加紧凑、符合当下人欣赏习惯,同时更指导王珮瑜着重刻画以蒯彻、张苍为代表的老臣形象。他告诉记者:“别看是整理复排,我也要参考许多史料才能动笔逐字逐句斟酌,还要根据演员特质设计身段动作,一出戏往往要做大半年。”
然而一个紧迫的现实是,据王珮瑜介绍,像朱秉谦这样对程式艺术充分了解,又掌握丰富传统剧目,可以结合历史严谨改编的老先生,即便放眼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再加上如今他们都已是耄耋之年,纵有心倾囊相授,却恐怕体力精力有限,一年能“捏”出一两个戏已是不易。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戏复排,无异于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如何在台下尽快补上人才的断档,将关系到如何在台上更好地接续传统,传承经典。
作者:本报记者 黄启哲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