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之钟,终有停摆之时。而有些人之所以可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洪钟所发出的声响振聋发聩,充满激励后人的力量。
这两天,一位院士的离开,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激起了不少人的讨论。我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季国标9月5日在京逝世,享年87岁。有细心人士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已接连痛失了23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位。
大师离世,令人扼腕。对这些逝者最好的纪念是什么?毋庸多言,大师的衣钵需要传承,勇攀高峰的科学研究事业必须后继有人。那么,今天的年轻一代是否做好了接力准备?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现有的制度安排和氛围营造是否跟得上国家的战略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
缅怀季国标院士,让人不由想起一桩往事、一份名册。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实行院士制度,产生首批院士总计96位,季国标是其中一位。翻阅这份熠熠生辉的名册,钱学森、朱光亚、严东生、李国豪……96个名字,每一个都是一座丰碑,都是共和国的骄傲。
为了国家的需要,已在美国名校担任终身教授的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回国,成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的发展,30年不曾回家,长期隐姓埋名;一代材料科学家严东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归来,义无反顾地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开展科研工作……
这些老一辈院士、大师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格外温暖,是因为他们身上自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在流淌:在“小利”和“大义”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大义”,主动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民族发展的伟业之中。可以说,这些大师的名字之所以不曾被忘却,正是因为他们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奋发有为的青年英才。为此,这些年,国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出了各种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通过搭建平台,助力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但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对待科研的“钻劲”和“闯劲”上,似乎总让人感觉还少了些什么。
科研需要的是钉钉子精神,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而时下,选择跟风“热门”领域、追求“短平快”效应的人似乎不少;相比之下,能够沉下心来、甘于把“冷板凳”坐热的人,还是少了点。有些人更在乎论文和项目的“产出”能够兑换的奖项、“帽子”、待遇等个人“小利”,对当前一些“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领域“突围”所依赖的基础研究,少了点甘坐冷板凳的情怀。
正如有学者感言,得益于国家这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今天青年一代所拥有的科研硬件条件和创新软环境,比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一辈专家学者要好太多。如果说新老学者之间有那么一些差距,就是在对待科研的那份初心上的差距。实际上,那些真正赢得人们敬意、称得上民族英雄的人,通常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让更多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能够持续涌现,让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现在正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担负起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就是对一位位相继离开的大师的最好告慰,也是对大师精神的最好传承。
作者:樊丽萍
编辑:陈晨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