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本报记者 黄启哲
《中国好歌曲》等一系列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让马条、杭盖、赵牧阳等人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他们或操着家乡口音唱起歌谣,或几经人生沉浮,把生活的经验灌注进歌里,让观众们感慨“听哭了”、“很真实”。比起以往那些参加选秀节目的新人,这些音乐人已经有了一定成就,只是因为没有和唱片公司签约,没有走商业包装下的流行歌曲路线,而被统称为“小众音乐人”或“独立音乐人”。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透过电视节目认识了这些原创音乐人,品牌广告代言也出现他们的面孔,“小众音乐”的歌词成了网络流行语……这些现象让人不禁要问,“小众音乐”的春天,真的就此到来了吗?
“小众”胜过“大众”,走心走生活是关键
“阵阵狂风笑看黄沙走,逍遥怒吼黄沙塞满口,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赵牧阳的一曲《侠客行》,带着西北汉子的豪气,让观众惊艳。
不飙高音,不耍花腔,编曲不够华丽时髦,甚至有些简单的“非主流音乐”,为何能受到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主任安栋是《中国好歌曲》的音乐总监。在他看来,很多小众音乐人的作品倾注了创作者多年心血和积累,而不是产业流水线上量产出来的产品,因此更能代表创作者的态度,包含个人故事和情感,实现“人歌合一”的呈现,也就更容易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可以说,“小众音乐”及其他形态音乐的出现,给沉浸在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曲中逐渐麻木的耳朵带来了质朴却更接近音乐真实的声音。
“小众”走向“大众”,只差推广一步之遥?
在参加《中国好歌曲》节目录制前,音乐人马条正在新疆筹备自己的小型演唱会。本来他还担心票卖不动,没想到节目一播出,门票随之卖光了。
这似乎也印证了不少音乐人的看法:真正好的音乐,只要通过合适的推广,就能被大众所喜爱。在得知马条参加节目是为了让母亲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之后,导师刘欢感慨说,长期以来小众音乐人中存在一种很奇怪的画地为牢的思想,似乎一旦抵达了大众,就背叛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世界。“其实真正好的音乐有权利被所有人听到,让更多人喜欢。”
国内首位流行音乐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郭昕告诉记者,小众只是为了乐评人、唱片公司,用来与流行歌曲、通俗音乐做区分所提出的相对概念,而并非是对音乐水准、风格做出定义,“没有音乐人不渴望成功,不希望自己的音乐获得更多的认可。”
“小众”拥抱“大众”,人数还只是一部分
图利古尔以一把吉他演绎蒙古民歌,是音乐节的常客,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和现场推广自己的作品。他告诉记者,一些节目组也曾邀请过他,尽管好友曾在选秀中有着不错的表现并受到关注,自己还是不习惯电视选秀突出个人经历等一系列的操作,不善言辞的他更希望能专注于创作。
对于许多小众音乐人而言,那些一夜成名、能够让更多人熟知的渠道,通常也伴随着商业包装和快速消费,“生命力不会长久”。而签约唱片公司,进入主流音乐世界,是否也要不自觉地遵循流行歌曲的一些规律,唯商业利益至上,无法自由创作?这些都是他们所担忧的。
安栋坦陈,电视节目某种程度上只是呈现平台,所能做的是尽力去挖掘推出符合电视节目特点、能够感动观众的好歌曲。相对于传统唱片行业,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更大的社会受众面,或许是非常好的爆发性推广传播方式,然而未来的持续性推动和音乐产业链的系统化良性化,却要靠改善音乐产业环境,以及更多的专业音乐人和公司共同努力去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小众音乐”还需要等待春天。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