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越来越少。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总体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到了危急关头,甚至成为事关国家文明兴衰的大问题。”在今天举行的国新办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意见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长江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态屏障。全面遏制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的趋势,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针对单一流域出台的第一个水生生物保护方面的文件。文件共8个部分、22条具体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有关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的高度确立了相关制度框架和措施体系。《意见》的贯彻实施,将有力推动恢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减缓重点物种濒危程度、改善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环境,让长江母亲河早日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
▲长江渔民一网上来,没见几条鱼,却又捞上来不少垃圾。
于康震介绍,水生生物又是水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指示性物种、指示性生物。长江作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水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淡水生物宝库,对于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长江流域分布的水生生物多达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多种,拥有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等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11种。还有长江特有的鱼类170多种,所以保护的责任尤其重大。
当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到了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已经接近30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女神”白鱀豚已经多年没有见到,是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现在的数量只有大熊猫数量的一半;“淡水鱼之王”白鲟,从2003年以来已经连续15年没有见到踪迹;国宝中华鲟,野生群体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难以稳定自然繁殖;作为淡水养殖产业支柱的“四大家鱼”的鱼苗发生量,即每年新生的鱼苗幼育的数量,持续下降,现在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总体上,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鱼类资源趋于小型化、低龄化,珍稀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在加剧,甚至部分珍稀特有物种正在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于康震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在长江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要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往其他流域复制和推广。而珠江、淮河、黄河等流域,现在已经施行休渔禁渔制度。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就辽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禁渔期制度公开征求意见,争取早日实现七大流域能够全部实行禁渔休渔的管理。这是一个路线图。
图文作者:赵征南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