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于52%、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不低于65 万标准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今天听取和讨论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其中明确,瞄准建设升级版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将大力拓展“陆改水”“陆改铁”。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推动集装箱“水水中转”“海铁联运”,提升港口道路集疏运效率,增强物流网络应急保障和抗冲击韧性。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公路运输受阻,不少港航企业紧急开辟河海联运新通道,解决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燃眉之急”。下一步,想要更好释放“陆改水”货运方式的潜力,就要开足马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水水中转”更畅通。
报告明确,上海将加快推动内河集装箱码头和大芦线东延伸等河海直达通道建设。由此,努力打造“北吴淞口、中大治河、南金汇港”的河海直达扇形通道,进一步巩固提升海空枢纽地位。与此同时,持续优化设施布局,进一步释放洋山四期码头产能,加快推动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罗泾港区转型、外高桥港区智能化升级,推动集装箱吞吐能力提升。
相较陆运、水运,高铁快运能较好满足生鲜食品、电子产品、半导体元器件等快速运输需求。在空港建设方面,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浦东机场四期、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机场联络线等项目建设。其中,浦东综合交通枢纽由浦东国际机场和铁路上海东站组成,定位于“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在不少人看来,其拥有发展物流运输的天然优势,北侧紧邻综合保税区,南靠临港新片区。与此同时,其还恰好处于上海港、江苏连云港群、浙江北仑港群三大世界级港口的中心位置。
为此,浦东新区代表团曾以全团名义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浦东枢纽多式联运功能,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建议》。其中建议,要推动实现铁路上海东站具备货运功能,补齐货运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块拼图,由此进一步提升浦东作为国家沿海运输大通道重要功能节点的能级。
正加快建设的机场联络线,也为代表们开启了物流运输新思维。目前,浦东机场货邮转运仍基本依赖公路运输。为此,代表们建议,可在即将建成的机场联络线上试点客货双运模式。白天及高峰时段,作为客运;夜间低谷时段,则穿插货运功能。这样一来,东西向货运能以轨交方式经过市区,不仅大大减少货车对市区交通造成的压力,也能有效挖潜既有交通方式的低谷运能,还能实现绿色减排的“双碳”目标。
讨论中,也有委员提出,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应借由数字赋能优化提升运输效能。以浦东机场四期建设为例,可通过布局完善“空运通”等信息平台,规划优化航班管理、货运保障管理等。同时,完善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周边集疏运体系和路网配套规划设计,让项目建成后发挥更大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