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广大老干部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党员力所能及地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行动,与在职党员干部一起携手战疫,彰显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冲向一线,白衣执甲
“作为一名30多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我随时听从党组织的召唤,时刻准备上抗疫第一线,为战胜病毒而奋斗!”这是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第五党支部副书记、退休党员杨引维写在抗疫申请书中的一段话。
作为一名退休麻醉科医生,杨引维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小区封控期间,她作为志愿者穿梭在楼宇间,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完成核酸采样,协助发放抗原自测试剂盒。小区解封后,杨引维又主动参加院内防护服穿脱及采样培训。面对多达十几个步骤的防护服穿脱要求及注意事项,她一一记下,并一丝不苟地完成。为减轻被采样人员不适,她还反复练习采样操作手法,最终顺利通过考核,正式成为院内门诊核酸采样点的一员。
“白衣执甲,这次在方舱,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老兵邓仁辉这样说。身为内科主任医师的邓仁辉,当得知前方医务人员紧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体力不如从前,但使命感、责任感在前,他成功说服了妻女,毅然“出征”。他所战斗的方舱医院共收治无症状感染者约 1500 人。除值班外,还要协助医院优化诊疗规范、标准流程等。污染区工作环境艰苦,办公室仅有一张桌子。穿着两层隔离衣,戴着面屏眼罩、三四层手套,工作起来颇有挑战。好几次,老邓的手指都被勒得快失去知觉了,便赶紧用另一只手揉一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老党员忙碌的身影诠释出了党员本色,展现出了“一身白衣,一生守护”的医者风范,为百姓筑起了一道道生命安全屏障。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退休党员纷纷到社区报到,协助核酸采样、运送物资、信息登记等。有着 30 年妇科微创手术肿瘤综合诊治临床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陆晓兰,主动报名参加抗疫医疗线上咨询服务,减轻前方医护“大白”们的压力。
就地报到,驰援社区“大白”
得知小区招募志愿者,81岁的退休干部虞梅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她已担任了10 年楼组长,与小区居民熟识。小区第一次核酸采样,她穿上“大白”正式上岗。虽然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但一头白发依旧没藏住。许多居民认出她,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她的“带头”下,当天小区里有十多名居民也报名当志愿者。
市人社局机关退休第四支部书记王翠珍,平时热心公益,身兼小区业主代表、楼组长和志愿者。本轮疫情暴发后,王翠珍带头成为战斗在一线的志愿者。她所在小区是个多层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王翠珍跑上跑下,牵头建立微信群,很快把楼栋居民都组织起来了。作为楼组长,曾有腰伤的王翠珍,坚持与志愿者一起,从1楼到7楼挨家挨户分发物资,确保大家的“补给”跟得上。
“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基层治理也熟悉,这时就该党员先上!”市委政法委副局级退休干部周伟航年逾七旬,眼看基层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愈发突出,他就地转成抗疫志愿者,成为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长的党员。从此,小区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和发放防控物资的队伍中、倾听居民需求的电话端,在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的路上,都少不了这位老党员的身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徽在闪耀。老党员们是这座城市的其中一抹光亮和温暖。
写诗作曲,发出正能量之声
“我看见街道上撑起了帐篷蓝/看见警车闪烁国旗红/看见天使把微光照进小巷/夜幕里我们看到了大白/我们的城市踏着春天的脚步/顶着倒春寒前行/去迎来复苏的日常和曙光”。
这首满满正能量的诗歌《希望》,是老党员王令之有感而发所作。她主动到普陀区石泉路街道陆二居民区做防疫志愿者,与女儿组成“母女档” 。一天夜里,她路过家对面被封控的小区,被所见情景触动,写下这首诗,一线抗疫的居委会总支书记听后非常感动,说这首诗让她动情、给她鼓舞。
虽封控在家,但老党员杨学军笔耕不辍,“疫情时期随想”专栏已刊载了十多期,其中有畅谈感想,有宣传白衣战士和社区工作者的感人事迹 。一篇篇短小精悍、充满正能量的文章,读来动容。摄影高手胡志敏将防疫知识用轻松活泼的小视频与大家分享,传递知识,舒缓压力,激发信心,引来众人的收藏、转发、点赞点评。闵行区退休教师赵妙娟根据京歌《中国脊梁》,重新填词创作了《疫情同行携手战》,由老教师马倩芳演唱,老教师汪祖权制作视频,铿锵有力歌声,激励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微光虽渺,万丈成炬。特殊时期,老同志们发挥自身优势,各尽所能,发光发热,传递正能量,凝心聚力,为战胜疫情作奉献,助力上海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作者:王嘉旖 陈丹凤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