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地区的县级的医疗卫生机构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中缅、中越边境在内的陆路边境地区,他们的防控能力普遍不足,难以满足疫情防控所需要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以及有效治疗需求。4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说,当务之急需要根据疫情跨境输入形势变化,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真正做到“一市一策”,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周宇辉表示,首先,要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和主管责任,当地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省内的联防联控,统筹调配省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口岸疫情防控人员和防疫物资的保障力度。其次,在省内调配医疗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边境入境人员比较多的地区以及防控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国家层面会选派疾控专家和医疗团队帮助当地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真正构建关口前移、入境管控、社区排查以及门诊监测、医疗救治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第三,根据地方的需求,从国家层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检测试剂、医疗设备以及防护物资等的支持力度,真正做到必需的和必要的应急准备。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罗娜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