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高感染风险的场所、人员聚集的场所、密闭或半密闭空间的疫情防控最为困难。
施小明说,第一是有高感染风险的场所,比如有新冠病人的诊治医院,还有境外回国人员的转运工具,或者是海关和陆地边境口岸等等这些地方,因为目前境外输入风险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是有人员聚集的场所,包括飞机、高铁等等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还有一些大型的体育活动人群的聚集,或者还有一些朋友之间的聚会场所等等。第三是密闭或者是半密闭空间,比如影剧院,或者是包房、包厢,还有电梯的轿厢等等。再就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大,或者是不容易监测到的人群,比如保洁人员,他可能会在一个地方集中住宿,但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分散在不同的场所,或者是不同的单位,也可能是居家。同时还有一些特殊单位,像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等,这些都是有症状以后不太容易监测到的人群。这是四个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地方。
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有一些策略,包括针对生活服务类场所,或者是开放式的场所,关键是要控制人员的数量、人员的流量,同时要减少人员的聚集,或者是近距离的交谈。对于影剧院或者是游艺厅娱乐性或者休闲性场所,建议暂不开业,包括大型的体育活动,或者展览、展会,也是暂不开展。
第三个是针对目前境外输入的情况,要严格落实境外回国航空运输,包括口岸的检疫,以及到达目的地以后专车的接送等等防控措施,必须要严格实施和严格监控。
第四个是针对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特殊机构,要继续加强监管。还有对于服务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在居住环境当中,通风以及清洁消毒等等。
作者:本报驻京见习记者吴金娇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