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国近日出现明显的增长势头,欧亚大陆整体进入“紧急状态”。那么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昨天,社交媒体上的两条热搜让不少网友对疫情发展产生深深的忧虑。
其中一条热搜名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超50%”。相关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发布的疫情报告。报告指出,“大约80%患者症状较轻,14%左右发展为严重疾病,5%左右属于重症病例。早期研究显示,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患有基础性疾病有关。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超过50%,因此应优化现行的重症患者治疗措施,如肺保护性通气。”
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 3月2日当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症病例减少304例,现有重症病例6806例;3月1日,重症病例减少299例,现有重症病例7365例;2月29日,重症病例减少288例,现有重症病例7664例。
从数据来看,重症病例减少人数每日提升,似乎与“重症病人多半死亡”的错觉相悖。
实际情况是,这条热搜背后的新闻在翻译上出现了偏差,混淆“重症”(severe)与“危重”(critically ill)概念。根据世卫组织的每日疫情通报,14%左右的病例患严重疾病,5%为危重;而在所有危重病例中,死亡率超过50%,所以急需优化危重病护理措施,比如肺保护性通气。
“重症”区别于“危重”,这是世界公认的分类方式。中国疾控中心网站2月17日曾刊发英文论文,详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症状主要分为轻症(mild)、重症(severe)与危重(critical)。重症病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等于30分钟、血氧饱和浓度低于等于93%、氧合指数小于300和(或)24至48小时内肺部浸润超过50%。而危重病例则表现为呼吸衰竭、败血性休克和(或)多脏器衰竭或功能障碍。
这一篇论文提供的分类方式和数据随后得到《纽约时报》等外媒的援引。因此,“重症”与“危重”的概念不可混淆,死亡率前的限定也必须厘清。
此外,昨天还有一条热搜名为“欧盟将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由中等提升为高级别”。新闻报道指出,3月2日,欧洲疾控中心将欧盟公民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等级由此前的中级提升为高级,意味着欧盟境内疫情正持续扩散和加剧。
实际情况是,2月14日,欧洲疾控中心曾发布第四版风险等级评估,其中指出三点:
1 欧盟/欧洲经济区/英国卫生系统面临的新冠病毒风险为“低至中等”。在流感爆发季,新冠病毒可能会大面积传播,风险将进一步提升。
2 欧盟/欧洲经济区/英国公民面临的新冠病毒风险为“低等”。
3 欧盟/欧洲经济区/英国公民若前往或居住在可能引发社区传播的地区,所面临的风险为“高等”。
3月2日,欧洲疾控中心发布第五版风险评估等级,其中将欧盟/欧洲经济区/英国公民面临的新冠病毒风险由“低等”调整为“中至高等”,而并非“由中等调整为高等”。
由此可见,欧洲疾控中心在2月14日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评级仍较低,而在3月2日迅速提升为“中至高等”,并且保留了继续提升的空间。这充分反映出疫情在欧洲地区迅速蔓延的势头。
从这两条热搜背后的真实信息,我们能总结出两点:1 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例死亡率较高,如何防止病例转化为危重是医疗救治的关键,而轻重症患者暂可不必过多恐慌;2 欧洲地区疫情扩散迅速,当前防输入性病例应成为防控工作的新焦点。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