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
我们都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亲历者
不论你是持续高强度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
还是正在接受救治、隔离的病患
或是时刻关注疫情的普通市民
除了身体防护
心理的防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口罩
我们可能还需要心理的“创可贴”
24小时守候的微信群
大年初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务人员群里,加入了几位特殊的伙伴,他们是“用心抗疫”团队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他们即将面对的是群里100多名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建群的起源来自一次朋友间的问候。这天,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的曹慧博士向远在武汉疫情一线的朱波医生发来微信问候,朱波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是这次疫情的第一批定点收治医院。在面对疫情爆发、高负荷工作、全城封闭、物资急缺等一系列情况之后,他察觉到周围的同事可能需要有些倾诉的出口。考虑到曹慧的专业,朱波建议能不能组织一些专业力量,在必要的时候,给前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学帮助。就这样,经过网络迅速响应,一个由国内外心理咨询志愿者、专家组成的24小时守护医护人员互助群就此产生。
年轻的护士结束值班,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拨通父母的电话,报平安也照例询问家里情况。护士告诉志愿者,父母住在离疫情重灾区华南海鲜市场不远的地方,尽管疫情爆发后每天通电话,她仍然抑制不住担心爸妈的身体状况,生怕他们报喜不报忧,自己陷在了这种理性和感性的揪扯中,很焦虑。
脱去工作服,这些白衣天使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是父母、儿女、朋友、同事,他们和你我一样会感到恐慌、焦虑、无奈、悲伤,“用心抗疫”志愿者团队的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以他们目前接触的案例来看,医护人员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被感染可能的恐慌,对可能传染家人的担心,对无法照顾家人的愧疚,以及工作中实际情况导致的情绪波动等等。
特殊的发烧患者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咨询通道的增加,除了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团队的心理咨询也覆盖到了部分普通民众,其中有疫区接触史的民众占了很大比例。志愿者告诉我们,他们曾多次接到一位市民的心理求助,求助市民曾有武汉接触史,最近开始出现持续低烧反应,他非常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曾多次到医院就诊,但除了发热外,没有任何感冒症状,各项检验指标也都正常,医生基本排除了他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但他本人却始终怀疑,求助志愿者要不要再多找几位权威的医生看看。志愿者解释,类似情况,不排除他的发热和过度焦虑而产生的躯体化反应有关。
在心理学上,疫情期间,民众处在急性应激状态,会出现战斗、逃跑、木僵、假死等应激反应,行为上表现为容易出现过度关注相关新闻、无法开展正常生活活动(比如失眠)、正常社交关系无法持续等,伯克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临床专家毕玉表示,心理应激行为是人们在非正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它离处在疫情中的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而且随着新媒体的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大大增加,相比2003年SARS期间,个别现象的放大效应也更加明显。
❤心理防护专家支招❤
随着疫情的发展,直至结束,心理问题可能还会不断凸显。而对于每个关心疫情的普通人,日常心理防护也很重要。囤积蔬菜、跟风买药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受疫情影响的心理应激状态的外化体现,换句话说,我们可能已经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心理专家提示,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确看待。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应尽量保持三餐、睡眠节律,有意识地合理规划一天的安排,如果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应激反应,也无需过度紧张,大部分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在灾后的几周至一年时间里逐渐消失。而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专家提倡“安全岛”的概念,即在工作的地方保留一块自己的区域,放置一些对于自己有意义的物件,以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此外,找到信任的人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是有效提高心理弹性的方法。毕玉强调,心理预防不是大众认知中掏心掏肺的心理治疗,是通过心理支持、信息给予、情绪调整等手段增强大众心理应对能力的预防措施。
文:郝新莉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