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等承办的中日先进技术交流对接会举行,本次活动也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活动以“RCEP与中日产业投资合作新机遇: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为主题,吸引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中经济协会、日中投资促进机构、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等日方机构和中日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现场,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与日本中日数字总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中日产业投资合作和企业交流互动。
根据协议,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将秉承“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理念,与日本中日数字总商会共同推进中日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交流、项目孵化、产业合作,推进中日在线商务投资合作数字平台及中日企业家俱乐部建设,促进中日间新的产业投资合作和企业交流互动。
长宁是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化程度较高。辖区内有着7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6900家外资企业。全市1/3的外国驻沪领事机构坐落于此,全市1/4的境外人士居住在长宁。其中,日资企业1500余家,日籍人士近3万人,已成为上海市日本企业最集聚、也是日本友人居住最多的城区之一。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以及一批日本地方政府代表处、商协会机构都在长宁。
2021年7月,由长宁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北新泾街道办事处联合发起成立了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旨在集聚优质资源,增强区域功能辐射,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优化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中日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和务实合作,为上海吸引一批日本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落户,集聚更多高能级的中日贸易平台和市场主体。联盟成立一年多来,先后联合市区多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围绕中日贸易便利化、RCEP海关政策、“总部增能”计划等主题,举办视频圆桌会议、政企对话会等多场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和服务专场,在娄山关路35号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设立联盟企业服务专窗,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也正式投入运营,一窗受理企业事务申请,一站进行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个性化、组合型服务,联盟目前已吸纳200余家中日企业和机构成员,正成为彰显长宁开放活力和国际精品城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抢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重大机遇的重要抓手。
“此心安处是吾乡”,日本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东史彦表示,长宁区发挥优势,为积极引进外资和着力人才引进等提供了许多的支持和服务,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有句俗话,此心安处是吾乡,长宁区有一百个让你心安的理由。为了让企业安心、人才暖心,联盟发起单位北新泾街道负责人介绍,为了响应联盟成员企业的需求,今年试运行了中日文版联盟线上平台,企业使用在线小程序就可以进行24小时在线政策查询、联盟活动浏览和申请、政务事项办理、会员交流互动、服务事项在线咨询、业务对接等互动服务,通过“线上朋友圈”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是中日产业投资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方向。记者获悉,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将持续拓展平台功能,不断增进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的发展合作。
“双D(Digital Decarbonization)赛道”,是长宁布局的又一新赛道。目前,长宁区的绿色低碳产业已初具规模,集聚了一批知名企业,在新能源、建筑节能等领域已初步形成具备咨询、研发、转化功能的绿色低碳产业链。记者了解到,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正推进设立中日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中心,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汇聚相关企业、高校院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日绿色低碳产业合作发展。长宁区域内还打造了“零碳港”等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下一步,长宁还将组建“数字化(digital)、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创新领跑者联盟(简称“双D创新领跑者联盟”),打造一批标杆性、集成性试点示范项目和高端品牌峰会论坛,做出“最低碳、最数字、最精致”的“最虹桥”长宁底色。
日前,上海首幢“百亿楼”诞生。长宁金虹桥国际中心成为2022年上海市首幢年税收额突破百亿元的商务楼宇。金虹桥国际中心地处虹桥之源,“百亿楼”的诞生,正是长宁近年来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机遇发展的“代表作”。
首批入驻金虹桥的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来自有着百年历史的日企兄弟集团。这家主营打印与解决方案,以及缝纫机等家用机器事业的老牌企业,业务范围已涵盖商务、电力、电信、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已连续第五年参展进博会。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燕介绍,企业一方面需要高品质的环境作为对外窗口和名片。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楼宇服务、员工出勤与出差的便利性。金虹桥所处位置,距离虹桥枢纽不到20分钟车程,对企业前往长三角和全国开展销售业务具有显著优势。
长期以来,“虹桥”一直是长宁发展的品牌和优势。从区位优势看,长宁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这个超亿级的流量入口,又处于对外辐射长三角、联通国际,对内辐射带动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节点,逐步形成“生产制造在杭嘉湖、苏锡常,总部头脑向虹桥集聚,高端人才汇聚长宁”的联动格局。从开放积淀看,上海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开发区,1986年在长宁设立,由此孕育出虹桥品牌。
位于延安西路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是“虹桥之源”的见证者,也是中日经贸合作的缩影。这里进驻了180多家日本企业、30余家日本地方政府代表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商工俱乐部、日中经济协会等均集聚于此。多年来,楼宇企业入驻率和单位面积产税均在长宁位列前茅。负责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是北新泾街道,街道有营商专员日常承担“楼管家”全方位服务,加强企业、楼宇和区域三方紧密对接、共同发力,使得楼宇的整体出租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和企业的粘性始终保持高位,实现三方共赢。蝶理(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是国贸中心的一员,今年6月,获得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证书。这家超过160年历史的日本企业,主要从事纤维事业,2005年入驻国贸中心以来,在长宁稳扎稳打,从“上游”原材料采购到“下游”纺织、加工、缝制等事业板块综合布局,尤其是近几年在经历疫情中凸显韧性和活力,日本总部以蝶理中国为核心,不断扩大中国国内销售和商品开发,加快了全球布局。
长宁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今年新年首个工作日,长宁区正式成立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虹桥发展办公室,作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的实体运作机构,承担起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支撑作用。长宁区副区长、东虹办主任翁华建介绍,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目前已经有26项高含金量政策在长宁落地,其中就包括“持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等“破冰”级的开放创新。在国家战略的赋能下,实现了这非凡十年中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去年至今,长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持续位列全市第一。去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更是以不到商务区1/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过1/3的税收。目前,长宁区正努力打造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城区配套最完备、辐射功能最突出的“最虹桥”,以更大力度探索制度创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者:祝越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