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公司展区以“当智慧遇上机器”为主题,集中展示飞机发动机和CT、磁共振等医疗领域的先进设备。 文汇记者 赵立荣摄
“老朋友”强生、美敦力、霍尼韦尔来了……纷纷扩大展位面积,寻求更多合作;“新朋友”康宁、默沙东来了……在进博会持续释放的溢出效应中,它们选择来扩大中国市场的“朋友圈”。
最新数据显示,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美国企业达到192家,比首届增长18%;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不仅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增加,而且位居各国参展企业之首。美国企业热情高涨亮相“四叶草”。
美国企业占了最大展位面积
全球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算得上是进博会的“铁杆粉丝”,这体现在多个细节中:首届进博会结束后一个月,第二届进博会全球路演开到美国,霍尼韦尔是首批签约参展的美国企业之一,而且一口气把展位面积扩大了3倍。霍尼韦尔亚洲高增长地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卢荣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就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倒计时十天之际,美国东部时间22时,正在当地开会的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还召集参会人员开电话会议,讨论进博会参展活动和各种细节。
一家企业对于展会的重视程度,从参会高管团队的数量中也可见一斑。美国食品行业巨头玛氏公司同样是进博会的“回头客”。今年进博会期间,玛氏公司总裁格兰特·里德“打包”整个高管团队来沪亲自“上阵”,为来自中国与世界的买家介绍展品。
有数据显示,去年进博会,170多家美国企业参展,展位面积位居第三,而今年参展的美国企业达到192家,不仅覆盖所有七大展区,展位面积更位列榜首。
头脑风暴,只为“抢C位”
除了热情,更有激情。美国企业迫不及待向中国市场分享最新的研发成果、最潮流的商品,他们纷纷拿出企业的“杀手锏”展示在进博会的平台上。
在装备展区,美国企业海克斯康(Hexagon)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制造、车身外观可感知质量控制、智能驾驶平台研究等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是为未来而来。海克斯康集成工程师周云开告诉记者,中国的智能驾驶在全球市场中推进速度最快,因此,企业此次带来了安全领域的解决方案,覆盖自动驾驶模拟、测试和验证全流程,并提供面向自动驾驶的开发平台。他透露,企业目前已与百度、小米等巨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汽车市场很大,我们希望来接触更多客户”。
为了“抢C位”,不少美国企业别出心裁地展开了“头脑风暴”。戴尔科技集团展示包括边缘计算、第五代存储、数据保护、戴尔科技云平台等产品,均是面向5G、人工智能的端到端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技术太深奥,如何来表达?戴尔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商用市场部总经理石峰告诉记者,企业想出了个好主意,“我们现场带来了首条奥运新型龙舟——‘奥林匹克龙舟’(即‘中华小白龙’),企业将现场演示如何利用技术优势,推动科技赋能体育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皮划艇项目数字化建设和竞技水平提升。”
美国嘉吉公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麦伟德今年也来到了现场。其中国区总裁刘军告诉记者,企业的展台不仅扩大至200平方米,而且还首次带来了美妆与食品的跨界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可食用”,其配方原料是从大豆、玉米、柠檬等食品中提取的。
体验“进博号列车”的速度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继续大幅提升,从去年第46位提升至现在的第31位。《外商投资法》明年1月1日将正式施行、负面清单不断缩短、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完善……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期待。
美国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就是获益者之一。首届进博会上,美敦力带来全球最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这枚硬币大小的起搏器今年6月已在中国获批上市。今年,美敦力加大力度,携近50件医疗创新产品登陆进博会。
“去年进博会取得巨大成功,今年规模更大,更多企业加入,我们十分荣幸可以参加,希望为中国市场带来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李放表示,经过近40年快速发展,康宁中国的生产销售分支已遍布17座城市、拥有近5000名员工,“未来几年,康宁还将继续在武汉、广州等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持续在中国加大投入”。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这正是中国举办进博会的意义所在——通过进博会这个开放性合作大平台,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劲动力。
作者:徐晶卉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