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既是中华民族从近现代历史汲取的最深刻经验教训之一,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探索得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总结。
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主动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让互利共赢的大门越开越大,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前行,承受并化解大国博弈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是抵御和防范各种霸凌手段的冲击,促进形成强大的科技第一生产力,促进形成强大的全方位国际合作网络,促进形成强大的创新链产业链的坚实基础;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自觉行动。
准确理解新时代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新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开放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开放的发展道路。正是依靠改革与开放的双引擎,“中国号”巨轮才能长驱驶入世界经济大潮流。40多年来,我们以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既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吸收一切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有效抵御各种国际政治风险和经济冲击,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被排斥在多边体系以外到成为世贸组织重要成员、再到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旗手”,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折。这一非凡历程,深刻改变了整个中国,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我们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有效对接互补,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发育、经济结构的升级、民生福祉的增进,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加充分地融入全球化过程,参与并推动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支撑的消费市场,成为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近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稳居世界第一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与40年前相比,今天的国际力量对比、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不同以往,应对外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不同以往。由此,我们面对的问题和任务也区别于40年前: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站在更高起点上,探索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增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如何面向未来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正确理解新时代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新内涵。一是推动通商层面的开放。包括持续降低关税率,取消非关税措施,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水平与效率。二是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包括降低产业政策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鼓励竞争政策转向所有制中性、市场竞争中性和市场开放中性,推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标准、环境标准等与国际高标准对接。三是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推动规则、标准和制度与国际高标准规则对接和开放;另一方面,要推动法治和治理现代化,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国际合作,包括能力建设、制度建设、跨境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要让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一是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打造高标准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和创新环境。三是创建五大支撑体系。包括创建一流大学和人才支撑、一流创新链和成果转化、一流现代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流总部经济和功能性分支、一流“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跨境合作网络。
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在当今国际环境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相互反向的发展选择。
一个是逆全球化趋势,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推崇单边主义的内向型选择。比如美国,正在颠覆过去维持其主导世界秩序的三大法宝:一是传统上主张推动自由贸易的价值观正在让位于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优先和对等开放;二是传统上主张建立和维护其同盟体系正在瓦解;三是传统上美国要承担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逐步解脱“退群”。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二战”之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终将最终解体。
另一个是重塑全球化、倡导自由贸易、主张公平贸易的开放型选择。其中,中国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一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承担了更大的救助责任。如2009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仅8.5%,而中国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所作贡献高达50%左右。二是在世界经济缺动力、缺平衡、缺发展的情况下,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平衡和发展。三是在世界经济缺需求的情况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逆全球化和重塑全球化之间的较量、冲突和缠斗,形成了复杂多变、风险叠加、冲突动荡的国际环境。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强劲的动能、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和坚实的实体经济优势没有变;中国的发展拥有长期形成的多样性生态结构、全产业链优势和强大内需市场的回旋空间优势没有变;中国的发展拥有庞大且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变。只要自己不犯历史性错误,就足以抵挡任何大国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战略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历史上,无论是美日贸易战、美苏冷战,还是美英霸权交替、美欧货币之争,都不是输在外力,而是输在自己犯错误。要避免犯历史性错误至少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逻辑,避免发生大国之间的战略意图误判,避免发生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失控,避免发生大国之间的冲突加剧,导致全球分裂成一个世界、两个体系。二是区分5%和95%之间的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道义上争取95%的美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孤立5%的极右势力,构筑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三是避免陷入开放误区。当前,美国为了赢得道德制高点,编撰出中美发展道路之争的说法。似乎美国打贸易战的由来是中国不改革,贸易战在助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事实上,美日贸易战、美英争霸战、美欧货币战都没有什么发展道路之争。假设中国完全按照美国所设定的发展道路发展了,中美贸易战也不可避免。
中国正在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进入新阶段。今年年初通过的《外商投资法》,是中国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按计划,年底将完成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规则。我们要继续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条目,扩大增值电信、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扩大;进一步便利外商投资企业举办创业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完善有利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境内企业的相关规定;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出台相关政策,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和交易中国债券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我们都平等对待,切实维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
需要看到,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离不开处理好中美关系。当前中美战略博弈比的是韧性和耐心,要团结国内外各界正义力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霸凌主义、单边主义逆流,坚持定力,保持张力,使美国执政当局不得不走向理性合作。
当前,美国极右势力执意要把中美关系推向脱钩方向,构建一个世界、两个平行体系的格局,达到全面遏制中国的目的。对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反制措施,用好工具箱,增强中美经济、科技、产业、金融、能源、农业等各行各业合作关系,旗帜鲜明反对霸凌、反对新冷战、反对战略遏制。
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中美关系变化大局出发,我们还要积极调整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坚持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政策,让互利共赢的大门越开越大,形成创新链的开放环境,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我国产业链跃升到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我们要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后盾,建立更多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2018年我国恩格尔系数是28.4%,说明消费结构已进入比较富裕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且呈现高增长态势,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已经明显发力,国内大市场将成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引擎。现在我国是世界120多个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下一步我们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商品、服务和电子商务出口市场,成为这些经济体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和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大力推动开放合作,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燕生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