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版刊发的3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渊源和价值追求,以及如何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它是“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的汇集和凝结。马克思把自己时代和人民的现实关切,升华和凝结为理论主题和毕生追求。可以说,坚守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灵魂。
“人民的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号召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追求人的幸福是自古希腊以来思想家们的永恒主题,马克思继承了这一主题。但古希腊思想家所追求的幸福,主要是“个人的幸福”,如伊壁鸠鲁就认为,幸福是肉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真正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目标的,正是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立下了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并强调要把“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结合起来:“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过得也完美。”在写作博士论文时,马克思自称愿做为人类带来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可见,实现“人民的幸福”是马克思的初心所在。在其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中,马克思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家庭和幸福去践行这一初心。
马克思主张,幸福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毕业后,刚走上社会在《莱茵报》工作的马克思,就因关心农民的疾苦和幸福而“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写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的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自己的哲学不再是抽象的思辨,而是为历史和人民服务的新哲学——废除“人民的虚幻幸福”,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在随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人处在异化劳动——“非神圣形象”的统治之中,而在异化劳动中,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也就是说,在异化劳动之中,人彻底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为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强调:全世界无产者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变“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为“活动着的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实的幸福。在此意义上,只有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才能“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就是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解放和现实的幸福。由此可见,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就将“人民的幸福”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伴随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发展历程,这种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始终是其不变的初心和灵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历史上的其他思想家,特别是作为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古典哲学家,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为统治阶级代言,他们崇拜抽象的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唯有马克思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和批判资产阶级及其生产方式,为广大人民代言。在此意义上,恩格斯强调: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马克思之所以坚守人民立场,是因为他第一次认识到不是神而是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其实也正是马克思指出的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辩证法”:“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正是立足于人民立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深刻抓住和揭示了“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的实质,并指出了破除“抽象”对人的统治而走向自由解放的三大阶段:人的依附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认为唯有破除“抽象”对人的统治,才能实现人从“依附性”到“独立性”再到“自由个性”的发展。而“抽象”只不过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在马克思这里,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就是具有“幽灵般现实性”的“资本”。马克思在倾其一生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就是物与物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正是“人”而不是“资本”才是贯穿《资本论》的一条“红线”。马克思正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而不是资产阶级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展开了最无情的批判,才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还给了人自己。也因此,马克思才称《资本论》实现了“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胜利。在此意义上,阿尔都塞认为存在着从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到成熟马克思的科学主义的“断裂”,是难以服人的。阿尔都塞根本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人民性立场和品格。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为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人民性品格和坚守人民性立场。人民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与那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水岭。以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所以说,从“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士”,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和追求就是“让人民获得解放”。
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曾盖棺定论,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而这两大规律,正是人民获得自由解放必不可少的两大理论基石。正是在这两大基石的基础上,马克思开辟了一条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获得人之自由个性解放的新道路:“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因此,马克思强调要充分发挥“资本的文明面”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作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生产出来,正是以资本增殖和扩张为基础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对此恩格斯指出,由于两大发现,人的自由解放之路在马克思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此意义上,恩格斯认为《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资本论》就是马克思射向资产阶级的“最厉害的炮弹”和无产阶级获得自由解放的“助产婆”和“指路明灯”。马克思追求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因为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把“求解放的理想”和“为自由的斗争”内在结合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灵魂的矢志坚守。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