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为前几年影响辽宁乃至东北经济发展的一道“魔咒”。痛定思痛,辽宁省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简政放权,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当初不少企业“雁南飞”到如今许多企业、人才回流“鹰归来”,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连医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卫党是土生土长的辽宁人,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Facebook等企业任职。2014年,陈卫党回国创业,将目光投向互联网医疗。“当时不少人建议我把总部设在北京,但是我想,辽宁正在优化营商环境,前景肯定是好的。”
彼时,大连全市正在狠抓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转变,当地提出:“谁砸大连招牌,就砸谁的饭碗”,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开刀亮剑。
最终,陈卫党和合作伙伴将公司总部设在大连。公司成立后,陈卫党和他的团队发现,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办事非常方便,他的公司很快在北京、四川、河南、黑龙江等地四处“开枝散叶”。企业推广的分级诊疗惠民工程覆盖居民数超过3800万人。
辽宁茂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春是鞍山岫岩人,此前一直在江苏经营丝绸生意。前几年,岫岩县政府招商引资,他回到老家投资建厂。“当时跑了大半年,连个工商执照都没办下来。”招商时政府承诺的基建及资金补贴等也都难以兑现。已投入大量资金的他最后只好咬牙回南方重新创业。
岫岩县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对全县的审批、监管、市场等职能部门进行了大力整顿。“新领导来了之后,兑现了之前政府的承诺,补贴、基础设施配套都到位了。我决定再投资4亿元,打造一个玉文化产业园。”谈到未来的发展,于清春信心满满:“谁都想落叶归根,现在的岫岩,让我看到了希望。”
岫岩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周辉说:“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开展定期走访,并公布了纪委的投诉电话,一旦有政府部门对企业开‘空头支票’,纪委要跟进处理。”
阜新市氟化工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研发水平曾全国领先,后来,随着经济整体不景气,不少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被南方企业吸引,开始“东南飞”。近年来,阜新加快了氟化工产业发展步伐,当地政府建设了开放实验室、公共检测平台,并为科研人员解决生活难题。大量氟化工人才纷纷回乡,他们或自主创业,或成为氟化工企业技术骨干,如今,阜新氟产业开发区70%的企业由回归人才挑起大梁。
金凯(辽宁)化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付利民说:“有了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有了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回来,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把它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