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代人”的文学书写具有哪些特质?青年写作者如何“争取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重新联结,争取身份与地域之外的更广袤、更真实的世界”?
继第一届“不悔少作”与第二届“重构世界图景的写作激情”后,新启动的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将今年主题定为“成为同时代人”,语出思想家阿甘本经常提到的“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的同时代人。
每年更新评委团成员,已成该华语奖项最大特色。本届评委团由苏童、孙甘露、西川、杨照、张亚东组成,不难发现,继第一届评委高晓松、第二届评委贾樟柯后,今年度再次选择具有跨界性质的音乐人、艺术家张亚东,他表示:“很期待和青年作家们的这场相遇,希望在阅读过他们的文字之后,我能写出更酷的音乐。”
参评对象限定45岁以下用汉语写作、在大陆地区出版过中文简体版作品的作家,隐含着更提携和奖掖新人的意愿。对此,诚如作家、评委之一孙甘露所说:“聚焦45岁以下的作者,我理解大致包含了这样两方面的意图,一是鼓励年轻的、新出现的作者,他们的作品蕴含或者创造了新的写作因素;另一方面,通常这个年龄段的作家也足以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他们的写作也呼应了当下的精神生活和细微的文学脉动。所以,这既是一个在技艺上面向未来的奖项,也是一个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切关怀的奖项。”
怎样的文字能做到关切现实生活?“有些作家对社会、生活、历史、语言、文化等持批判性态度,有些作家则对这类问题漠不关心,只写自己的家具、枕头、家人、窗户、春夏秋冬等等。但任何好的作家总善于从各种陈词滥调中逃脱出来,发现缝隙,展开他的工作。”诗人西川认为,庸人的世界都是雷同的。从事文学艺术的人必须从平均值中跳出来,某种工作一旦进入了时代的平均值,它的创造性就完蛋了。
如何从平均与雷同中跳脱出来,开拓更丰富的可能性?评委杨照表示,“文学创作就是在现实之外去为自己与为读者创造不同的经验、感动与看法。好的文学让创作者在作品中活成了更精彩更深刻的人,还能同时刺激读者在阅读中去追求更精彩更深刻的人生目标。”
苏童则援引维特根斯坦的话“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他认为“天才往往寄身于青年人中,文学天才也一样。我们在发现那些手握透镜的天才,为了让文学燃烧起来。”
从前两届的获奖作家王占黑、黄昱宁来看,文学的多元与可能性在徐徐展开。下一个“手握透镜的天才”是谁?据悉,即日起至5月15日,组委会接受出版社、出版公司或作者本人提交作品,获奖者将于10月下旬公布。
题图:pixabay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