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爆款剧《小欢喜》前不久迎来大结局,剧中三组备考家庭切中了不少中国家长的痛点。其中小陶虹饰演的严妈“宋倩”,因强势极端的教育理念,与女儿之间矛盾不断的相处模式,显得格外吸睛。
但现实生活中的小陶虹,其实是很有教育智慧的妈妈。
“宋倩对孩子的培养是成功,因为她培养了一个善良的孩子,培养了一个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
如果不是《小欢喜》《演员的诞生》,很多人都快忘了有位优秀的演员叫陶虹了。
陶虹作为“飞行导师”,和彭昱畅搭档,出演《末代皇后》的婉容,为观众贡献了一段教科书式的表演。
45岁的她,演起16岁的小皇后毫无违和感。
娇羞又大胆凑过去亲吻小皇帝,亲完耸起肩膀傻笑的样子……满眼天真烂漫和少女感,哪里看得出是个已经当妈的人?
之后失宠、孩子夭折,历经生活折磨的她,失心而疯。一个眼神便穿透人心,出色演绎了一个女人悲剧的结局。
不仅展示实力演技,她还主导短片拍摄,亲自画分镜脚本,设计场景、灯光。
后期也亲力亲为,在北京五环外找了一间录音棚,工作人员陪着她剪了一整晚的片子,第二天顺利上传给电视台。
94年的彭昱畅演出前压力山大,她耐心宽慰:“你就是你,表演没有对和错,独一无二才是最好的东西。”
《末代皇后》反响巨大,她随即被贴上证明演技的“老戏骨”标签。在节目现场,章子怡也评价,陶虹家不应该只有(徐峥)一个导演。
那时恍然发现,真的是好久都没有在屏幕看到过陶虹了。
我对她的印象,似乎一直还停留在“前花样游泳运动员”和“春光灿烂猪八戒”,那个脸圆圆,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转眼间,当年的小龙女已为人母,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另一件事上:带娃。
之前,陶虹上过一档节目聊育儿经。
2008年生下女儿后,她便淡出演艺圈,凡事亲力亲为、照顾孩子,不让老人或保姆插手。她希望“不因为教育观的混战引发家庭问题”,想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
陶虹说,陪伴女儿一天天长大,这是自己做母亲最大的幸福。无论是一起做手工、上早教课、看话剧,还是外出旅行,她都非常享受。
虽然身为金鸡、百花、金鹰、飞天四大奖项影后,事业上足够成功,但初为人母,陶虹对于自己这个新身份同样感到紧张和无措。
主持人李小萌称她是“为了孩子,在自己身上投入最多的母亲”。
听她聊育儿经,就知道她是一个绝对有货的妈妈。陶虹说,正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才要从零开始学,她上了无数课,看了无数书,学着怎么当好妈妈。这一学,就是10年。
书本里教的方法看起来很靠谱,但真到了实际应用时,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陶虹讲了几个例子: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她一开始的选择是根据书上的观点,不去抱。但是第一次进行的时候,她的内心就有一个感觉:“这个不是出自我本然的态度,那本书是不合适我的。”于是她放下了书,从此抱起了女儿,因为她觉得妈妈就是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去安慰她,给孩子安全感,一个港湾。
有一次她和女儿急着出门,女儿不小心打翻一玻璃杯牛奶,她气的大吼了一声,然而,却在看到女儿眼里的恐惧感到后悔至极。于是下一次孩子又打碎玻璃杯时,她抱住了女儿安慰说:“害怕了吧!”女儿这次不在只哆嗦不敢哭,而是在她怀中哭泣,释放了情绪。
几乎每个父母都说养孩子很辛苦,但也同样会说有孩子很幸福。“所有人都会因为你的批评而远离你,只有子女,越说她,她越是要来抱住你,我们不该辜负这满满的信任和爱。”看到这里,忍不住和陶虹一起泪目……
书本不是圣经,教育无分对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必然也各有不同。
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为人父母时,也总会犯错、迷茫。毕竟,父母也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是父母,只能边带娃边学习边摸索。
陶虹在众多“父母修炼课程”上,学到了对付孩子的“十八般武艺”,实际证明这些方法的确也都很管用。
但时间长了,孩子摸清了套路,再遇到同样的状况,她还来不及“拿出武器”就遭到了拒绝。
陶虹进行了反思,她愿自己和孩子是永远能够沟通的,是有爱的流动的。如果父母有爱,那些技能都是爱的助力器;如果父母不懂爱,所有的行为都是伤害。所以,修炼对付孩子的技能,不如修炼自己的心,用尊重、包容的心爱护孩子。
陶虹说,她也有过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焦虑是来源于我们给孩子设定了成功和幸福的目标。
她说自己从小受的是成功学的教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这导致我做什么事情都很拼。可当我有了孩子,我开始怀疑这种成功学,我问自己要她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天她成了冠军,成了将军,成为什么了不得的人,对她来说是快乐吗?”
对于未来,无需让孩子背负过于沉重的期待。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健康自由地成长,总有一天,幼小的种子会开出绚烂的花。
更难得的是,面对一个弱小的,完全依赖着自己的孩子,陶虹始终怀抱着一颗谦卑之心,并不因为自己创造了这个生命,就可以随便对她指手画脚,而是用一种格外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她在教育孩子,同样也从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毕竟40多岁的人了,脸上不可避免地留下岁月的痕迹。但她坐在那里,那么优雅动人,从容自信。连眼角的细纹,仿佛都因为侃侃谈笑而美丽起来。
一场对话下来,我们看到陶虹对孩子的爱和身为母亲的幸福。也读懂了她对教育的态度:教育观是应该通过学习不断深化的,以及育人先育己。
人们惯于将女性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视为“牺牲”,陶虹在这种眼光中生活了多年,舆论也一直有为她感到“惋惜”的声音。
曾有媒体不无惋惜地问:“你好像把时间都花在了家庭里了。”
陶虹笑答:“我其实把最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到了这个年纪,时间似乎不够用了。希望从各个方面得到营养。”
在陶虹看来,“生命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妈妈’就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职业。”
她家里有一个摆满书籍的书架,里面全部都是她读过的育儿书。
她上过很多父母课,比如她学了父母效能训练P.E.T后,就有了一个“第三法妈妈”的称号。
什么是“第三法”?就是在不损伤孩子和父母利益的情况下,总能找出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
陶虹讲过一个小故事。她带女儿到台湾旅游,女儿希望她帮忙背自己的双肩包。陶虹拒绝了,女儿就开始哭闹。她便和女儿一起想解决办法。一共罗列了八种办法,前七种都被否定了……
第八种解决方法是,找一个同行妈妈的儿童车,把背包放到车里推。母女俩都欣然接受了这个方法。
被大家呼喊着“回归大荧幕”,陶虹却从容地以一位母亲的角色感谢说:“妈妈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榜样,好好修养自我,给孩子一个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陶虹,在看得见的演技背后,是她不为人知却兀自灿烂的生命成长轨迹。她最大的魅力,源于她无论是什么身份,处于生命的什么阶段,都没有停止学习和进步。
即使远离舞台,也没有松懈自己的表演和戏剧专业,一亮相就惊艳众人;身为全职妈妈,也没有盲从育儿书和课程,而是遵循自己的本心,亲近孩子、观察孩子、用心思考,实践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儿观。
这样的小陶虹,你喜欢吗?
图文综合自网络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