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正积极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相较于年轻群体,老年人群是脆弱人群。眼下正值冬季,传染疾病高发,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一旦感染,容易重症化,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刻不容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黄卓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老年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很有必要。
本市做过的一项调研显示,不少老年人对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有一定认知,明白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与死亡的风险,但由于大部分老人罹患基础性疾病,部分老人不免担忧接种疫苗会影响到自身疾病,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因而有所顾虑。
对此,黄卓英明确表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全球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不同,但共有的趋势和特征是,如果没有接种疫苗,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的重症和死亡比例较高。”黄卓英进一步解释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属于“慢性病”和“高龄”两大危险因素相叠加,接种新冠疫苗于老年人群而言获益更大,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发生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只要慢性疾病处于稳定期,老年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
当前,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意识不足,认为自己日常活动范围有限,接触病毒机会不多,接种疫苗似乎没有必要。
“随着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大幅增加和新冠病毒变异,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黄卓英解释,老年人虽然活动范围相比年轻人较为局限,如果亲朋好友恰巧是无症状感染者,就会在无形中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此外,按照目前的规定,我国新冠疫苗尚未对3岁以下人群开放接种。“保护家中幼童,离不开身边人共建免疫屏障。接种疫苗后,即使发病,症状也相对较轻,病毒不易传播,这样就能对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起到间接保护。”黄卓英说。
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过度关注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事实上,在疫苗接种的不良事件报告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偶合反应。冬季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一旦这类症状出现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很容易被误以为是疫苗引起的。”黄卓英解释,目前,我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全球应用已经超过10亿剂次,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新冠灭活疫苗与国内外已上市的、并使用数十年的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生产灭活工艺基本相同。
“疫苗中的各种物质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致病。灭活疫苗中主要含有微克级别的病毒抗原或重组蛋白,以及氢氧化铝佐剂和辅料等其他成分。使用前每批均经过药监部门检验,它们在疫苗中的含量均符合相关规定,本身不可能导致疾病。”黄卓英说。
据介绍,目前在我国境内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的生产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都已经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和大规模的使用证实了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阶段完成全程接种满3个月的60岁及以上人群可实施加强免疫。符合条件者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选择同源加强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黄卓英表示,无论使用哪种疫苗,采用哪种加强免疫方式,只要符合接种条件、没有禁忌,都可以根据当地疫苗的供应情况选择接种,均可以有效降低重症、死亡的风险,早接种,早保护。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