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交班时,郑领队再次强调了防护的重要性,尤其接触气管插管、ECMO的患者。由于我们这边是重症病房,一般只接受其他病房或院外转过来的病人,很少有病人直接从我们这出院。
周新教授突然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转出病人的流程吗?昨天转走的那个本院职工熟门熟路知道怎么弄,万一是一个普通患者应该怎么办?”
大家面面相觑,接着周教授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具体的转科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微笑地告诉大家:“这个你们一定要会,很快大家就会用到的。”
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也不忘学习。
晨会上大家提出请陈德昌教授给我们上课培训ECMO的相关知识,毕竟大部分呼吸科医生在平常的工作与ECMO接触的不多,但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对新技术的掌握都是积极主动的。
郑院长请助理老师协调电脑、投影仪等事宜。
这真是太好了,马上我们的业务学习就要开展了!
真希望自己在援鄂期间,通过这些业务学习以及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危重症救治水平,以便服务于更多的重症患者,让他们转危为安,尽早控制新冠疫情。
早上9点,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组长陈德昌教授和熊维宁教授带领我们三人进去查房,我们先去洗手消毒、带一次性手术帽和N95口罩、穿鞋套、带一次性手套,穿一次性隔离服,然后进入隔离病房穿衣处,再次手消、戴一次性口罩、穿防护服和鞋套、戴外科手套、再带护目镜和防护面屏。
为了减少雾气,在戴护目镜之前,我们都用碘伏涂在护目镜镜片上,所以我们的护目镜都是黄色的。
我们几个人相互检查,看看大家有没有防护纰漏。一套流程下来,足足花了二十来分钟。
随后,我们进入病房,详细询问每位患者的症状,查看每位患者的呼吸机参数和心电监护指标。由于高度近视,又戴了近视眼镜和护目镜,我的视野一片模糊。
查到我们的那位ECMO重症患者时,已伸手不见五指。虽然领导再三强调要保持距离,此时也顾不了这么多,我只能凑到呼吸机前调整参数,凑到ECMO前调整转速。所幸,我们的这位ECMO患者生命体征还是比较平稳,复查胸片较前明显好转。
紧接着转来一位30多岁女性重症患者,呼吸和心率奇快,又是ARDS。经过讨论,陈主任决定给她进行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我们几个都冲上前去帮忙。紧张的心情、狭窄的空间、不透气的防护服,很快我的全身都湿透了。
12点多处理好病人,离开隔离病房,我们相互监督脱防护服和隔离衣,这时才发现秋衣秋裤全湿透了,连外面穿的工作服也湿了。
哎,差点要中暑了!
回到办公室,我赶紧和查房班老师汇报查房情况,迅速开具医嘱、记录病程录,并电话联系家属交代病情。忙完这一切,一看头顶的时钟,已经下午2点多,这时才发现我们中饭也忘了吃。
总之,在这里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有所控制。我深信在我们的团结协作和努力奋斗下,一定能够战胜新冠!
再坚持一下,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作者:程克斌(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上海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