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的我,在上医和中山医院读书、工作已整56年,入党54年。在这里,我不仅领悟了医学的奥秘,还逐渐明白了学医、从医是为了什么,更懂得了新中国医生肩膀上所担负的责任。”
“从医37年,已数不清看过多少例病人。我始终依照着老师教的模样,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有半点疏漏。”
“医生随时都可能处在生死博弈的巨大压力之下。我始终认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就是要勇于挑战自己!”
……
从老教授、老专家到年轻的住院医师,这一段段感人真挚的话语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工作者对于医学事业一颗颗温暖的初心。
今天,恰逢第二届“中国医师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忆从医之路,担中山使命”活动,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外科教授吴肇光等在当今医疗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走上讲台,与台下医务工作者们共话从医初心。
学医,唯“毅力”二字不破
当年届94岁高龄的吴肇光教授走上舞台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做了一辈子医生,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医生是一份高尚的、受人尊敬的职业。”尽管已至耄耋,吴老依旧精神抖擞,全程坚持站着演讲,无需旁人搀扶。
1949年,吴肇光正式成为一名住院医师,可以说,吴老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以来的一代名医。
▲外科教授吴肇光
医学生需要多久才能成长为一名医生?有人做了这样一道算术题,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三年规培,这还不算上读博的三年、专培的两年,一名医学生若是19岁开始读大一,到真正成为一名医生也要30岁。人生接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全部在学习中度过,能坚持走从医这条道路的人,不容易。
“学医,唯‘毅力’二字不破。”吴老分享的这二字箴言,是他从医70年来不忘的初心,也是一份独属于医学生的青春修炼手册。
1943年,吴老进入上海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立志学医救国。后来,吴老到海外深造,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总有一天要返回祖国,把自己的医学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学好了本事,不回来为祖国服务,说不过去。”回国去帮助更多病人,秉持这份坚定信念,吴老放弃了海外舒适的生活,投身中国医学事业。
1957年,吴老进入中山医院工作,如今,他依旧坚守在工作一线,为患者奉献光和热。
从普通“拉钩”开始成为医学大家
在外科手术中,有一个基础步骤——拉钩,指的是将皮肤肌肉切开后,用拉钩将皮肤肌肉分别往两边拉开。拉钩,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这是实习生都能做的工作,说难也难,如果不拉好,手术视野无法全部显露,便会影响医生手术。
曾有医学生向吴肇光诉苦,没机会亲自上台,手术时总在一旁拉钩、打杂。这时,吴老总会耐心地劝慰他们,年轻人不要急躁,以普通的拉钩为积淀,才能成为一代医学大家。
中山医院建院82年来,正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了蜚声国际的地位。
现场,樊嘉分享了喜讯:在科研方面,刚刚公布的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数目,中山医院连获捷报;在医疗技术方面,打着“中山”烙印的新技术不断问世;在教育方面,一批又一批年轻医生从规培基地顺利毕业、出站,为中山医院品牌的树立增光添彩。
▲院长樊嘉
在海外学习多年,吴肇光并不认为国外医生的技术比中国医生高明,但他们思考的观念与想法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个关键在于,他们将疾病作为次要,而将病患本人作为主要,人与人相互尊重,最终医生才能收到应有的尊重与病患的欢迎。
不要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今天,在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荣获“最美医师奖”。在医学的发展中,总要有人去高峰“摘星”,但我们也不能忘却那群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什么叫无名英雄?”吴老打了个比方,每名外科医生完成一台手术,为了确保不出差错与风险,后面总有许多人在帮忙。“这些医务工作者没有一丝懈怠,一家医院要想将水平发挥搭到最好,与医院的麻醉科跟监护室的发展密不可分。缺少了他们,外科医生的本事再大,有些事情也做不了。”
此外,还有那群援疆、援藏、和援外的广大医务人员。刚刚结束日喀则援疆的消化科医生翁书强一年里瘦了18斤,却始终坚守着为藏区的老百姓救死扶伤;派驻在岗巴的医生,他们在海拔4700米高的地方坚守着、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医初心是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那么作为一名中山医院职工,‘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就是中山人的初心。”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这样说。
作者:李晨琰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