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别的春天,大多数宅家的95后、00后们承受着疫情+学业的双重压力。无论是进入中高考关键阶段,紧张备考的中学毕业年级学生,还是在抉择未来方向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这届年轻人正站在各自人生的重要关口。他们该如何完成这些挑战?
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看来,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了应对挑战的“元能力”——即设定目标、实现目标和找到成功的路径,那么面对高考、升学、就业等自然能凭实力顺利“闯关”。
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家长的短视令他们把教育等同于考试,把教育的成效等同于成绩的好坏。而为了成绩的过度教养令孩子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人生中就容易后劲不足。
如今,面对着返校复学后学业的紧张,考试即将到来的压力,对于家长来说,需要给孩子更多宽容和耐心等待。期待终有花开之时,这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而对于返校复学的学生来说,在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内,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活中发生的剧烈变化以及诸多的不确定性,也都承受过担忧、焦虑。
如今春暖花开时,这段人生中难得的经历,理应成为心理成长的能量。未来的人生中,具备“元能力”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
大部分家长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把教育等同为考试,把教育的成效等同为分数高低
4月27日,上海初三、高三学生复学返校,进入全面迎考状态。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考和高考延期举行。再过两个月,即将有新一批学生通过高考这个关口,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然而,不少家长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把考试看得过重,把教育等同为考试,把教育的成效等同为分数高低,为了成绩给孩子过多的帮扶和压力,几乎是推着、背着、扛着孩子参加高考。
这样即便考出高分,也不能真实反映考生自己的能力,而是家长帮扶和努力的结果。不少知名大学,每年都有一些读不下去而被劝退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背景和求学的经历都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他们高中成绩都非常出色,高考都考出了难以想象的高分。为何在高中时成绩如此突出的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难以适应大学的挑战,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业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高中所取得的成绩,不是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素质的结果,而是外界的因素。比如家庭帮扶和压力的结果。换言之,这些学生虽然具备了进入大学读书的资格,但是并不具备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也不具备完成大学学业的素质。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大多数家长认为,好成绩等于好学历、好学历等于好工作、好工作等于好发展,这是一条明确的成功路径,所以格外重视孩子的成绩。然而,信息爆炸的年代,掌握更多的课程知识,早已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许多孩子虽然靠着家长辅导、耗资不菲的补习班等帮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名校,但直到毕业仍然浑浑噩噩、没有目标。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元能力”培养这一重要环节。因为孩子越长大,家长能提供的帮助就越少,不少高考考出高分的名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发展反而不如一般学校的毕业生。
有时候,家长的“为你好”还会起副作用,遏制孩子的发展。在今年新发表的一项针对某市数千名中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少父母在子女教育中存在过度养育现象,给子女的帮扶过多。这些孩子可能看起来成绩不错,但在更能反映孩子本身能力的领导力指标上,却不尽人意。
而那些在班级里担任学生干部、在同学间有很强号召力、在老师眼里有领导潜力的学生,家长反而对孩子的帮扶管教并不多。
考虑到领导力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家长的过度养育其实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家长缺少长远的眼光,伤害了孩子的核心自我评价
所谓“元能力”,在我看来,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为自己设立发展或改进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并约束和激励自己去努力实现目标的能力。“元能力”可以在求学过程中培养,它是比分数更为重要的教育目的。
进入好的大学读书确实很重要,但对于一生的发展来说,进入名牌大学读书,仍然是努力的起点,而不是成功的终点。
很多家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把孩子升入名牌大学,作为最终的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整个家庭不遗余力,倾尽所有。当孩子进展不如人意时,家长比孩子还焦虑,并且很容易通过指责、甚至辱骂,把压力传导给孩子。在这些家长的努力之下,孩子确实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好的中学,甚至好的大学。
但是家长的这些言行,影响了孩子的核心自我评价,并进而使孩子不可能发展出“元能力”。
核心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从根本上觉得自己怎么样。
核心自我评价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叫自尊,指的是我们自己是否感到自己值得被人尊重;
第二个方面是整体自我效能,指的是我们自己做事情时,是否有能力把这个事情做成;
第三个方面叫控制源,指的是一个人觉得成功来自于什么地方。如果一个人认为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这叫作内控型人格;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认为成功来自于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的努力,这叫外控型人格;
核心自我评价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叫情绪稳定,当我们在面对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能否用一种稳定的情绪和心态应对这些挑战。
核心自我评价这四个组成部分,都与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如果家长在望子成龙心态的作用下,给孩子过多压力,在行为方式上,用指责、辱虐的方式去推着孩子、扛着孩子向前走。孩子很难觉得自己值得被人尊重,也很难觉得自己有信心能把事情做成。他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一定能够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成功更多的取决于家长的帮扶。在跟家长不断的负面情绪互动中,孩子也很容易养成情绪不稳定的性格。
核心自我评价不高的孩子,在中小学成绩可能不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中小学时期,孩子只需要把几门功课翻来覆去地熟练,考出一个好分数就可以了。
即便孩子的核心自我评价不高,在家长帮扶和压力之下,孩子仍然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但是,进入大学后,孩子的核心自我评价不高,会让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因为,大学期间,孩子要面对的新挑战在中学时期,他们都没有遇到过,甚至都没有想到过。
比如他要修读更多课程,首先他必须学会选择课程,其次这些课程的难度比高中课程难得多,完成的时间也很短,不像高中三年只有几门课。大学期间,孩子每学期都要学新课,还得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另一方面,他还需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的挑战。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环境相对简单,大学时期,他除了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还得照顾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挑战,就需要孩子调动自己的“元能力”来应对,而缺少这一能力,并且核心自我评价不高的孩子,则很容易茫然无措。如果学业进展不顺,这些学生更容易在挫折的作用下,产生心理创伤,导致放弃学业甚至更难预料的严重后果。
具备“元能力”的孩子不仅学业出色,未来也能应对挑战
高考是重要的人生关口,不能被看作是单纯的知识考试,它更是一项能力测试——“元能力”的测试。因为高考就需要学生在三年的时间内,围绕明确的目标,整合拥有的资源,保持努力的状态,击败无数的对手。
我们课题组研究了一些具有“元能力”的“学霸”后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往往既会“玩”又会“学”。
在高中三年,他们每次考试后,都为自己设立好下次考试的进步目标,然后采用各种办法寻找自己会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通过反复的练习消灭这些可能造成下次考试失分的地方。在生活上,他们为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细化到每天每个时间段,像钟表一样精确地维持学习状态。为了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倦怠感,他们还善于“奖励”自己,每达成一个当初设定的目标,他们就会奖励自己去读一本武侠小说,或者买只喜欢的文具,用这种自我反馈的方式改进学习本身的吸引力。
学霸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中生,甚至大学生,会感觉连设立目标的第一步都有困难。
因为,设立目标就是有意识地补齐自己的短板,为了达成目标,就需要努力完成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反复练习直到消除 “卡住”的部分。
比如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面试环节,都会有一些考生发现自己卡在英语口语上,痛心懊悔没有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练好口语,向面试老师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能够被录取进来,一定要用两年的研究生时间提高口语水平。而是,当他们通过了研究生考试以后,他们就更愿意惯性地从事一些自己擅长的领域,很快就把练习口语这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抛之脑后,直到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再碰到英语面试,才恍然大悟这块短板还没补上。
无论这个世界以后如何变化,那些凭借自己的“元能力”而非补习填鸭应试教育的孩子,不仅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元能力”也让他们拥有应对几乎所有挑战的可能。
在我所做过的管理学领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杰出的商界领袖都具备这种“元能力”。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不舒服”,为自己和企业设立目标,明确途径,努力实现。
不过,尽管大多数人都会认可“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依然“短视”。因为,人都喜欢眼前确定的事情,在眼下就能把孩子送进好大学的分数,和难以量化又需要长期培养的“元能力”之间,家长自然而然选择了分数这个简单易行的标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掌握高中、大学、包括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知识,早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家长更需要摆正心态,转变把教育等于考试的观念,注重培养“元能力”而非成绩,这样无论是高考还是今后的人生,孩子都能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整合拥有的各方资源,保持努力的进取状态,击败无数的竞争对手。
作者:张新安(本报记者 储舒婷 整理)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