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开启已一月有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已逐渐适应了在线学习的节奏,而老师们更是纷纷在屏幕的另一端亮出“十八般武艺”,让那些在线学习的孩子们能够学有所获。而在线学习也使一批“网红老师”进入大家的视野,他们或以精彩有趣的授课内容吸引众多学生,或以特殊的教学技能让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艰涩知识点成为趣味所在,或以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捧腹之余爱上学习……
80后哲学博士和10后小学生能谈到一起吗? 抗“疫”期间,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哲学教师颜志豪成为小学生的“网红”老师。在他日常课堂上,讨论的话题是:
早上起床难,是因为懒还是因为缺少责任感?
你应该把家里的口罩捐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吗?
如果撒谎才能避免伤害,那么撒谎会不会成为你应该的选择?……
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后,颜志豪就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他看来,相比大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更需要哲学思维的训练,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以哲学思维课,教小学生逻辑学、道德哲学、价值论等。
哲学成为他和这些“10后”小学生的精神连接,他说:“当我谈自我意识,这些七八岁的孩子会追问,自我的来源是什么;当我和他们谈为什么要学习,却发现他们既考虑诗和远方,也会想到柴米油盐。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而我要做的就是保持他们思考的习惯。”
面临道德困境,小学生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分配这些资源?应该优先救治哪一类人群?”今年2月,颜志豪在网络上做了一次题为《疫情中的道德困境,孩子们眼里的分配正义》的公益讲座。他将话题设置成游戏模式,邀请小学生们抽取身份卡——快递小哥、企业家、科学家、医生……如果只有十台ECMO,却有上千个危重病人,该给谁使用呢?
这是哲学中的经典问题,这场线上讨论有超过1400名小学生参与。有孩子说,从公平和正义的角度看,资源应该平均分配给所有人;有孩子认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资源应该优先分配给老人和婴幼儿;还有孩子认为,“弱肉强食”是大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则之一,资源要分配给最强壮的人……
“孩子们会考虑公平与正义、资源分配、社会优先救助机制的建设等。他们争论得非常激烈。但是孩子们却很少考虑,分配给自己所代表的群体。”颜志豪说:“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让这些孩子开始思考,我们做出每一个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现在颜志豪开设的选修课每周上线两节课,此外,每周还举办一次线上哲学俱乐部的讨论活动。他的课没有“打卡”的要求,但是每次针对校内学生开放的俱乐部讨论会都会吸引不少三四年级的学生。
疫情期间,颜志豪的线上课选题也很是讲究。他说,这段时期,孩子们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因此话题大多是“生活中的道德哲学”。比如他曾和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既现实又充满“理想情怀”。
有学生说,上学是为了充实人生、提升智慧;有的学生直接了当,是“为了今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还有学生认为,学校是可以交朋友,也可以玩乐的地方……
而给他印象深刻的一名三年级学生,他的回答是“想要以后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
在课堂上,颜志豪更倾向于做一个引导者、倾听者,因为“孩子们对这些问题,常常会有出乎我意料的回答,而这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思考”。
“80后”哲学博士的“无中生有”教学实验
放眼国内,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这类训练思维的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2016年,颜志豪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一向喜欢跟孩子打交道的他认为,懵懂的孩子其实天生就具有哲学思想。他坚持把哲学课开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他希望,自己也是在践行一场“无中生有”的教学实验。
颜志豪说,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有一种“形而上”的气质,“他们喜欢穷根溯源,会问自我的来源是什么,科普书告诉他们,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他们会接着问,猴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生命起源在哪里?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宇宙之外又是什么地方?这些都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很严肃的哲学困惑。”
他曾在公开课上让学生讨论“人的定义”。两个孩子为了人究竟是从猿,还是从猴子进化来,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时,有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他们的观点都是从书上看到的,但是我认为,他们都不对。当书上意见和我的看法都不一致时,我们应该相信谁?”颜志豪说,孩子们有时看似天真的话语,总能触及事物背后的规律。
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拿出哲学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定义,或者是给他们讲述一些听不懂的道理,而是应该将这些生活中的观察和孩子们的疑惑融为有趣的故事和话题,引导学生讨论,进行思维训练。而孩子们常常在争论中,产生更多的好奇、思考,从而更有求真的愿望。
颜志豪说,原本他带着一颗传道授业的心,但儿童那最接近本真的回答,却给了他深刻的思考。每个小孩子都是爱提问的小小哲学家。但有些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往往敷衍了事,甚至斥责孩子问题太多太烦人。“这些思考如果能够保持下去,并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孩子受益终生的事,这是我为什么要坚守这场教育实验的初衷。”
重要的是把思维“转码”成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
得心应手地给小学生讲哲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孩子们很容易因为话题的枯燥而在课堂上丧失兴趣。几年实践下来,颜志豪发现,最好的方式,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儿童绘本,他的课堂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备受困扰的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我课堂上大部分的讨论话题都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而来。儿童不是没兴趣、没能力思考哲学问题,而是需要我们做点‘转码’工作,写点他们看得懂的哲学文本。”
给一年级小学生开设这类讲授哲学的思维课程真的有用吗?教育实验之初,颜志豪没少面对类似的质疑。
2015年,英国杜伦大学团队面对全英80余所中小学的调研发现:若让四五年级的学生每周参与一次45分钟左右的讨论课,一学期后,这些孩子的阅读与数学能力比对照组学生超前两个月。研究报告还表明,上过哲学课的孩子更加自信、表达能力更强、倾听习惯也更好。
从2018年至今,颜志豪教过的平和学校小学生已经升入三年级,孩子们身上的点滴变化都被他看在眼里。他兴奋地举例说,比如,原本在课堂上一听到不同意见就会大为光火的小豪(化名),如今不仅会仔细听取他人意见,还会为别人的观点鼓掌;不少上过哲学课的孩子们不再简单追求问题的对错,而是享受寻求答案的思辨过程。“哲学的思维回应了学生们的精神需求,虽然短期内不能体现在分数的改变上,但长远来看,可以支持孩子智力和心灵的成长。”颜志豪自豪地说。
作者: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