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时代,传统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摸着石头过河”的AI教育路在何方?在昨天举行的由上海市科普产业孵化基地主办,上海青艺童创青少年发展中心、氪空间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会上,专家提出要构建AI教育的“方法论”,其核心就是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工业化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可以预见,在AI时代,“会提问”比“会解题”更重要。
向靠“题海战术”胜出,希望渺茫
如果你的对手24小时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你能战胜他吗?
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主要由算法、算力、大数据三部分构成,若将它比作一名学生,它具有全天候“勤奋”、记忆力超群、响应迅速等特点,这些让它在“题海战术”面前得心应手。
几年前,AI已在围棋、德州扑克等领域展现了超群实力。在应试方面,2017年,国家863“超脑计划”项目研制的AI-Maths高考机器人的表现也令人吃惊: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它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进行解题,10分钟交卷,分数达到105分,目前成绩已稳定在136分。“按这个速度成长,如不改变出题路数,明年它将有望考上清华、北大。”杨小康说。
传统应试教育以考核知识点为主,在这方面,人类在AI面前毫无优势可言。以当下的语文教学为例,老师大都注重单个词语、句子和语法的解析,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思维方式。一些看似优美的文章,实则为辞藻堆砌,一些孩子背诵了大量经典作文模板,却没有建立起独立思考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这些孩子的语言水平与市面上出现的写作机器人相当,都能蒙上几句优美词句、开几个无厘头的玩笑。”杨小康说,所谓写作机器人就是建立在字、词、语法的计算模型基础上,其写作速度比“七步成诗”的曹植还快。
未来,谁来给人工智能“布置任务”?
在杨小康看来,未来一半以上的工作将由人机协同完成。当下,不少学校已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让孩子提前认识AI,为将来的人机协同奠定基础。
这其中,有一种能力可能被许多人忽视了,那就是给人工智能“布置任务”的能力,这需要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表达、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比如,90多年前创立的“随机行走模型”,至今仍运用在金融、互联网链接等诸多领域,而它正来自于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在疗养院散步时的一个“脑洞”——我在路上瞎逛,两次碰到同一个人的概率是多少?
如今,有多少孩子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呢?杨小康有些担心。他说,现行学科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人工智能的训练模式,大量的数学教育资源被用在“算”上;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强大的数学工具的出现,“算”的重要性在降低,“数”的逻辑性在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谁能更早提出问题,也意味着谁能更早解决问题。
写诗机器人能够5分钟写出10首旧体诗词,但仍无法写作长篇大论,综合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依然是人类特有的能力。面向下一代的人工智能课程,应发挥人类特长,改变传统的割裂的知识传递方式,让孩子建立起各种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这才是人类驾驭人工智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