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填志愿!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1000万人。眼下,各大高校的招生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毕竟,招过生的人都懂,网罗好生源,出手一定要快,下手一定要狠!
那么,如何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呢?现在的大学,也是脑洞大开,各出奇招。比如,有这样一所高校,他们直接动用了校长,做了一次招生“硬核”广告。
在央视6月15日开播的《开讲啦》之“我们的大学”系列节目中,有一位校长的颜值,让主持人撒贝宁都感觉到很有压力,来看看现场的画风。
这位让撒贝宁感到一些压力的“陈校长”,正是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教授。
陈杰校长从2018年7月到同济就任至今,一年未满,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刚过112岁生日的同济而言,是一个“新人”。
帅哥之间的寒暄还在继续……
在撒贝宁的眼中,陈杰是位十分低调的校长。每次采访嘉宾前,撒贝宁都习惯做做功课,这次他发现,网上除了关于陈杰校长的学术成果介绍,关于校长的个人信息,实在太少太少!
陈杰校长确实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几乎不接受任何个人采访,这次是难得一次面对镜头。而除了低调以外,他还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熟悉他的人说,他几乎全天都在不间断地工作。有学生半夜2点给他发邮件,这位校长秒回。
如何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地工作呢?校长在做节目时透露,因为自己是“吃货”,能昼夜保持工作效率的原因就是饭量大、吃得多。
到同济工作后,精力充沛的陈杰校长还会出现在校园的任何角落,他经常趴在教室门边观察课堂情况,还与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买小龙虾,尽管排了三次都没吃上。
在国内高校,“吃在同济”早就名声在外。同济大学的食堂,也一直被称为“别人家的食堂”。其中,最有名的是陪伴了几代同济人的大排,十年如一日,售价是2.5元。
此外,最受学生欢迎的大排档,也始终人气火爆。大排档的开设既照顾到了一些学习到深夜、肚子有点饿的同学,也让校园周边的黑暗料理躲得远远的,从而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安全。
按照陈杰校长的说法,食堂里,有着“大学的温度”。
另外,每年四月,也是同济的颜值高峰时刻。樱花盛开的季节,这所大学就成了“杨浦区人民公园”。在最佳赏花期,无论是学生还是市民游客,都可以在樱花大道上悠闲地散步,时而驻足观赏,时而用手机拍摄美景或自拍。校方每年都会制定周密的响应预案,樱花大道禁止所有车辆通行,樱花大道及周围扩大区域禁止机动车通行,保障游客和学生观赏赏花。
每年,毕业生也都要在樱花树下打卡、拍毕业照,这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项传统。
当然,除了“好看”和“好吃”,同济的实力也是摆在那儿的。
同济的官网,对学校的实力是这样描述的:
“建筑老八校”界的扛把子,
土木工程世界第一,
艺术设计亚洲第一,
她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
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
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
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
……
今年同济还开始招收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哦!是全国获得“人工智能”专业首批建设资格的高校之一!
而陈杰说,在同济,学生能在许多地方感受到同济包容、多元、勇于担当的“大学精神”。
比如,同济的楼。
众所周知,同济以建筑教育见长,不过和很多学校的建筑风格、色彩相对统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济校园里的每幢教学楼,风格几乎都不同,彰显着不同的个性。
据说,很多楼都是同济建筑与城规学院的名教授们设计的。而且,学院里还流传着一则美谈:该校的一栋教学楼当年招标,最后设计中标的不是学院的大师、老先生,而是一位才30岁出头的年轻讲师。他中标后,学院里的不少前辈还帮着他一起改进图纸。
提倡学术的民主、前辈乐于提携后生,良好的学风可见一斑。
生活在同济的很多学术大师,也让人钦佩不已。
去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历时九年建设,全长55公里,被称为“工程界的珠峰”,大桥在建设中就凝聚着同济多个学科团队的贡献。在他们中,一个名字让人肃然起敬,那就是9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孙钧。
在大桥建成的此前五六年中,孙钧常以专家身份为这座大桥施工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把脉、出谋划策。这位“90后”院士的工作强度是这样的:一年前前后后,出差30多次!
同在去年,82岁的我国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也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也成了“网红”:他三次乘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下潜到南海西沙1400米深处,实现了他40多年下海深潜的夙愿。他也成了“深海勇士”号深潜年龄最大的“乘客”。
有一次做节目,汪品先这样回忆:自己第一次听说下潜这回事,还是在1978年。有个下过地中海的法国科学家告诉他,下海有意思,很安静,海百合像花园一样美。后来,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汪老终于可以去南海底下看看。可是,中国没有船……他每次都只能乘外国船下潜。
汪品先在台上挨个数着,一次是德国船,一次是法国船,一次是美国船……终于在这一次,他坐上了中国船!“特别骄傲,特别骄傲”,汪品先情到深处连连感叹,“从1978年到2018年,过了40年才实现。但是我实现了!我非常非常兴奋。”
什么是一流大学,除了有大楼、有大师,还要有?作为一位大学校长,陈杰也分享了他自己对于优秀高校的标准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在他看来,一流大学不仅应该是世界优秀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全球的尖端人才的聚集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地和摇篮,还应该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发祥地、探索世界前沿的主阵地。
在面对青年代表关于填志愿是否要参考所谓的“热门专业”时,他给大家的建议是:在选择专业时应该结合个人爱好、人生志向与国家需求,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在回答青年代表关于同济的“人设”的提问时,这位长期研究自动化方向研究的校长,还出其不意地将同济比喻为“擎天柱”——以坚强意志顶天立地的栋梁,胸怀天下,勇担重任。或许这正是他对这所大学气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概括。
当然,节目现场,这位校长为学校招生做广告也是拼了。他讲得最霸气的一句话是:我都去了!(此前,陈杰校长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了超过30年,而他承诺,今年会在学校新生接待处迎接新一届的同济新生……)
在这位校长心里,大学最美的风景线,无他,就是学校里的学生……
作者:樊丽萍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