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匈牙利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所有金牌。当五星红旗伴随国歌冉冉升起,这个画面总能令我们心潮澎湃、由衷自豪,而乒乓球这一被称为“国球”的体育运动更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期盼和梦想。
可是,被鲜花、掌声包围的领奖台,背后又藏着多少眼泪和汗水呢?
今天恰逢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体育学院在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组织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思政课。
讲台下,除了上海体院的大学生和来馆参观的市民,还有来自黄浦区三所学校的中学生。
而授课老师则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丁宁的主管教练,中国乒乓球学院教师陈彬。结合40年的执教生涯,他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秘诀”、冠军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一一娓娓道来。
国乒的胜利秘诀,是队员强大的爱国心和集体荣誉感
自从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首获男子单打冠军、1961年中国男团在世锦赛上第一次夺冠后,中国乒乓球就稳坐这一领域的“世界霸主”宝座。
“一个体育项目长盛不衰60年是什么概念?”抛出这个问题后,陈彬向大家报出一组数据:“国乒一共为国家赢得了238枚金牌,培养出了115个世界冠军,三次包揽奥运会金牌,多次包揽世乒赛金牌。”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这意味着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能够像中国乒乓球一样,连续60年领先于全球。”
但是,这样的成就谈何容易?
作为冠军背后的“英雄”,和乒乓球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彬见证过很多冠军的诞生,他们的光鲜荣誉几乎和他们流过的泪水和汗水成正比,甚至于还有很多同样不懈奋斗的运动员,最终没能走上领奖台,而这一切,更让他对“国乒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了特别的理解。
丁宁曾经和陈彬说过,当她在赛场上觉得很困难的时候,自己不放弃的理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曾经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甘于作他人的陪练,而在每一场赛事结束后,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促使团队共同进步。
“在国乒人眼里,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大家都想着国家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陈彬这样说。
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更体现了这个团队和这些运动员的伟大。
陈彬提到,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出国援外的教练曾经放弃高薪回国执教。
以他自己为例,1991年,陈彬曾去菲律宾援外,当时国内的工资不到200元人民币,但在菲律宾,他拿着每个月600美金的高薪,按照当时的汇率算,这笔钱相当于4800元人民币。但是,他还是回来了。和陈彬一样,前国乒主教练、现国际乒联副主席施之皓也放弃了在德国的优渥生活,于1996年回国执教。“施教练的家在上海,当时他和家人两地分居,挤在北京一间小小的宿舍里。”
对着台下的学子们,陈彬语重心长地说,国乒战胜对手的秘诀绝不仅仅因为技术强大,更因为大家有强大的爱国心和集体荣誉感。对青年一代来说,也应该爱国、报国。
在授课现场,让在座学生分外激动的是,丁宁也发来了一段视频。在她看来,每一个世界冠军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和一大批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们。她鼓励同学们“在追梦的道路上敢于挑战,不惧困难,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行走”的课堂中,上一堂情景交融、一体贯通的思政课
拥有12000余件国内外珍贵藏品的乒博馆,将乒乓文化的历史底蕴融于现代展陈艺术之中,充分展现了国乒的奋进之路和精神内涵,在上海坚持“开门办思政”的当下,将这堂“冠军思政课”置于“行走的课堂”可谓恰如其分。
事实上,教学场景的转换历来是上海体院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亮点,这堂“冠军思政课”便是对原“国球思政课”的一次深化拓展。比起身处课堂,在乒博馆这一体育文化地标亲身聆听一代代优秀运动员接续奋斗的青春故事,更能够感染和激励年轻学子,使他们在沉浸式教学场景中产生共情与共鸣。
据悉,目前上海体院已经建立了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知名运动员、教练员所组成的教学协同创新团队,以点带面地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今后,“冠军思政课”将成为学校每一级新生和毕业生的“必修课”。
值得一提的是,这堂“冠军思政课”也体现了上海体院探索“馆课融合”思政课教学模式和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体系构建的努力。为了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合力,学校深化区校联动和校社协同,汇聚来自兄弟院校和中小学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开发体育德育资源。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表示,未来“冠军思政课”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讲体育”与“讲德育”、“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沉浸中领悟,在领悟中感动,在感动中不断激发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作者:朱颖婕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