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崇明区马桥中学校长倪舜在校门口站完了本学期最后一天岗。几乎每一天早晨,他都站在同一个地方,迎接学生。
他能亲切地唤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记得每个孩子的笑脸。对学生如数家珍,不仅是倪舜爱学生的表现,背后的另一个原因却略显心酸——这所学校只有88名学生。在崇明岛上,倪舜和全校师生一起,书写着有关乡村中学的故事。
实际上,学生人数不足200的“小规模学校”在崇明区并不少见,这是产业升级、人口流动、乡村“空心化”带给教育的影响之一。
学校规模小,给学校办学曾经带来了不少的困境。比如,学科教研活动难以开展,教师队伍配备超编却存在结构性缺陷,课程的编排和经费的支出也受到人数限制,学校的管理也出现了新问题……
然而,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掣肘,在崇明教育的探索和努力下,逐渐发生了转变。因为人数少,课堂教学的物理形态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正向着“个性化教学”模式不断改变。这让“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非但没有成为“短板”,反而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片“试验田”。
崇明三成学校成为“小规模学校”
黄春荣在崇明区长江小学做校长已经整整18年了。2000年前后,他所带领的长江小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场学校,全校有上千名学生和110名教师,看起来“人气十足”。
表面的“繁荣”背后也蕴藏着“隐忧”。黄春荣说,彼时,学校的生源构成相对集中,90%是随迁子女。“崇明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以打零工为主,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他们的子女达不到在上海读书的条件。”
2003年起,随着崇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黄春荣所在的农场规模萎缩,学校的学生每年都会减少100多人。“随后,当地三所小学合并办学,直到今年,长江小学还有177名学生和40名老师。”
黄春荣说,“每个年级1-2个班级,眼看着学校规模的变化,心里有点落差。”
在马桥中学,倪舜也有类似的感受,“10年前学校还有600多名学生,5年前这一数字变成了200多,现在,全校只有88名学生了。”
统计显示,目前崇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3所。崇明义务教育阶段2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共24所,约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35%。小规模学校主要分布在崇明岛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阶段也有同类现象。相比之下,2013年,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在全区只有七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11.67%。
“小规模学校的出现是一个趋势,这与区域发展紧密相关。”记者在崇明采访时,好几所小规模学校的负责人这样表示。
这种变化普遍地存在于崇明的学校中。随着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进程开启,崇明本岛和横沙岛的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和适量的第三产业为主,严格控制第二产业发展。“大量人口通过多种途径外出就业,留在本区就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变化不论好与坏,是城镇发展进程中都会遇到的情况。”
要知道,“小规模学校”并非只在崇明区存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等乡村地区,学校规模越来越小的趋势普遍存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有一个判断:小规模学校不是一个过渡形态,它将会长期存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是小规模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上,小班小校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如德国、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小学,学生定额就是 150人左右。
杨东平预判,随着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城市学校规模也会越来越小。
“小规模”给学校发展带来掣肘
崇明区合兴中学有241名学生,也是一所发展中的小规模学校。让校长朱永法最“愁”的是学校师资的合理使用。“全校只有33名教师,而按照课程标准,初中要开设15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朱永法苦笑说:“这些老师如何分配?挺难的。”
为了满足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合兴中学美术学科、生命科学科学、政治学科等都由兼职教师来担任。
教师人数绝对值偏少,但师生比却不低,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缺编。马桥中学有38名教师,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1岁。“因为教师严重超编,没有招聘新教师的额度,教师队伍的更新换代受到影响。”这些学校近几年除了音乐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外,基本没有招聘新教师,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
陆德安是马桥中学数学教师,他和同事一起,负责初二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工作。“以前大班额教学时,一个问题问出来,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很热闹。现在班级人数少了,问个问题下去,回应的声音都少了,有些冷清。”执教小班时,一线教师教学中也遇到不少变化。
朱永法还提到,小规模学校由于生源少,生均公用经费总量并不多。这样一来,学校想配置体育馆、创新实验室、学生剧场等就很难做到,影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当年PISA测试抽取了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想到学校的电脑机房老化严重,为了让孩子们实现测试,还是教育局特别派出人员帮我们维修改进了电脑设备。朱永法回忆说。
作为校长的黄春荣也感受到了学校规模给管理带来的制约,“当学校管理团队配置合理时,许多工作可以布置给中层管理者们。如今,小学校的事情,许多都是校长亲历亲为。”
“小规模学校”是个性化教改的“试验田”
这学期开始,马桥中学的教室里发生了变化——“插秧式”的课桌椅安排方式,逐渐被能够自由组合的新式课桌椅所替代。“孩子们可以三个、五个乃至六个人拼坐在一起,方便相互之间的讨论。”倪舜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小规模学校的教改方案。
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完全可以弯道超车,这是全国范围内不少教育专家的看法。
近日,崇明区启动创建农村“小而优”学校实验项目实施计划,将全区8所人数规模不足200人的小规模学校纳入改革试点学校,尝试“个性化学习”的教育改革探索。
课堂物理形式的转变是一个支点,撬动的其实是整个小规模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变化。倪舜显得信心满满,比如小班化教学后,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课堂表现,根据孩子的学情制定个性化的作业。
倪舜说,未来,学校以班主任负责制的班级管理方式将发生变化,全校38名教师将成为“学生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比如,崇明的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因此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辅导等,都会成为导师们负责的内容。
相对应的,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也将随着教学形态和内容的转变,进行制度创新和调整。
乡村小规模学校具备现代学校所要求的“小班小校”天然形态,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处于应试教育的边缘地带,具备教育创新与突破的多种可能性。在崇明不少学校、生态乡土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此次崇明公布的“小而优”计划中还提及对于教师提供明确多元的发展路径。“小规模学校”将按照“文、理、艺、特”等专业(课程)目标,重构教师专业构架。每位教师制订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为教师配置专业发展导师,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今天我们谈把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好,不仅是一种救急行为,体现了底部攻坚的价值,而且是对中国教育整体性提供一种经验和借鉴,体现了前瞻性,具有一种教育的创新性。”杨东平说。
作者:记者 张鹏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