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上午9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内场面壮观、气势非凡,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之现场创作大会正在进行中:整整120张课桌,按十列十二行整齐排开,每一张课桌边,都有一位青年大学生一手握石,一手拿着刻刀,以各自高校的校训作为篆刻创作的主题,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迎接新年到来。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的篆刻展。而大展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172所高校546位在校生投稿,经专家评审,最终入展的有来自全国80所高校224位作者的作品,其中,特设荣誉提名作品20件。
在20世纪,上海是中国的篆刻重镇,涌现了一批篆刻大家、名家。而参与此次大展前期评审的多位业内名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大展发掘了一批好苗子,让人倍感振奋。步入新时代,弘扬篆刻艺术、让海派文化发扬光大,上海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篆刻逐渐告别“小众”的标签,获得学术支撑、发展迅速
在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刻一方印章,近距离观摩百余名在校大学生现场创作,今天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活动引来了不少业界大咖。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书法和篆刻都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艺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和书法系副主任张索介绍,和专业领域的篆刻大赛不同,此次的大展主要是面向在校大学生,一方面固然是希望挖掘一批有志于从事篆刻专业的好苗子,但大展之所以要放在大学举办,更重要的是凸显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希望能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打造一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平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所以在创作主题上,大赛主办方设定了校训的主题,就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在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主题中,寻找更多的创作灵感。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本科生杨秀成,用了近两个小时,将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刻成了一方印。“这次的现场创作题材十分新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杨秀成说,为了把印章刻好,他不仅研究了校训中所包含的八个字的线条,品读校训的深意,同时还要通过创作,将校训的内涵与文字的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方有限的印章来传递。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篆刻以古代篆书为载体,集书法、雕刻、文学等于一体,至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目前,全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有书法(含篆刻)专业。篆刻艺术正在渐渐告别“小众”和“冷门”的标签,获得了迅猛发展,获得了学术支撑。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众多来自国内各大美术学院、高校书法专业的“专业选手”外,大展也觅得了一些“黑马”。
来自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许佳凯,学习的“主业”是研究中草药种植,从小爱好书法的他在几个月参加了学校的书画社团,才开始接触纂刻,不料这次自己的作品能够入围大展。“虽然在学校里从事篆刻的同学不多,但是通过网络,我能找到一批志同道合者,大家年龄差不多,业余时间都会自发在一起学习、交流。”
重振海派文化雄风,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一边在现场观摩,一边与青年学生交流篆刻的技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徐正濂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和众多喜爱篆刻的后辈在一起,他从一代新人的身上看到了元气和朝气。
“篆刻艺术要发扬光大,从青年学生抓起,难度一点不亚于足球从娃娃抓起。”徐正濂介绍,书法与篆刻必须兼修,而年轻人要走上专业道路,从入门到在业内立足,估计需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
说得直接点,要在这一行出头,得坐得住冷板凳,肯下苦功夫,要耐得住寂寞。但他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篆刻正逢其时,一方面,传统文化“走出去”,需要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在咨询发达的年代,学习篆刻的途径、渠道比过去多了。
“过去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一般都是师徒制,学生一板一眼地跟着一位师傅学,接受指导。但现在得益于互联网,不管身处哪里,只要愿意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多。”在现场观摩青年学子的创造过程中,徐正濂坦言,篆刻艺术的传统地域界限如今已经打破了,但是南北之间的风格差异还在。“上海要重振雄风,涌现更多的篆刻家,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把平台做大。”
实际上,包括吴昌硕在内,在近代篆刻史上十分活跃的多位“重量级”大师并非上海本地人,都是在达到一定成就后或者为了谋求更大的事业发展才来到上海的。
徐正濂认为,无论是繁荣篆刻艺术,还是培养篆刻人才,对上海来说,把引才的平台做大,博采众长,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有助于海派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光大。
“近现代的海派文化生机勃勃,名家荟萃。而海派文化实际上是由各个文化面向构成的,内涵十分丰富。篆刻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别。”华师大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指出,篆刻印章曾经作为一个人身份的符号和象征,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独特性。
同时,篆刻也饱含着视觉审美,承载着传统的金石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征。而今天要进一步复兴海派文化,篆刻艺术要在传承中创新,必须要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我们有学术界的力量,也有行业的力量,大家应该共同支撑当代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中国文化“走出去”,篆刻艺术极具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篆刻艺术也被不少学界专家认为大有可为、潜力无限。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天曙介绍,他曾经受邀到美国讲学,在和国外高校的师生近距离交流中发现,很多外国人对篆刻的兴趣十分浓厚,甚至高于国人。“因为篆刻中既包含着传统的书法艺术,也有用刻刀在石头上刻印的技法,这种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很吸引人。”
让朱天曙印象深刻的是,最初他在美国课堂上试图向学生们展示篆刻时,他被安排到了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地方。“很多外国人,还没有完全明白篆刻在中国是文人的艺术,他们一听说篆刻是要使用刻刀,就把我安排到了实验室,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安全地进行展示。”
朱天曙颇有感慨地说,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推动书法艺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传播,篆刻艺术需要进一步普及。未来,我们可能要围绕材质、工具等方面做一些改良,帮助这一门传统艺术走出国门。
据悉,此次的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系列活动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和《书法》杂志社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图书馆协办。
除了现场创作大会,该系列活动还包括全国高校篆刻教学研讨会,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开幕式,以及篆刻名家系列讲座等。
今天下午,韩天衡、黄惇、李刚田三位篆刻名家分别主讲从《篆·刻漫谈》《设计印稿——早期篆刻艺术史研究中被忽视的环节》以及《当代篆刻现状与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对印学史的剖析和对篆刻风格的解读有效地为书法篆刻学子答疑解惑,也吸引了众多爱好篆刻的市民群众前来旁听。
作者:樊丽萍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