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究竟应该是“育人”还是“育分”?语文学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触及的是教育中最根本、最现实的问题,也是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一直要求自己的教学骨干班成员时常思考的问题。
她一直认为,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非常清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教育有优秀的人文传统。但是,传承人文精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并赋予时代精神。今天,全国各地教育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上海,研讨于漪的教育理念,她对教育人文性的主张和坚守,影响着一代代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这些学者看来,绝不重复,不断超越自己,正是于漪教育理念的核心。
“育人”还是“育分”,这个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要问
会上,有学者提出,眼下,家长和学生把90%的精力用在知识技能的训练上,“唯分数论”在学校和家长中很有市场,但教学生如何做人却并不受重视。面对眼下教育功利化的现状,于漪时常呼吁,应该把快乐还给童年,把健康还给少年,把活力还给青年。昨天,她又再次提出:“‘育人’还是‘育分’,这个问题任何时候都要问。”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张汝伦说,于漪教育理念的特点就是“目中有人”,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也是于漪坚守几十年的教育理想。
与于漪长时间接触后,张汝伦也被于漪对教育初心所打动:“于漪从未谈起自己的学生毕业后高分考入什么名校、获得多少奖学金、成为政商界名流。她引以为傲的,都是如何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耐心沟通与教导,让这些孩子的潜能得到发展,成为有突出专长的学生。”
于漪曾经带教过的学生总是能张口复述当年课堂上老师的话,学生毕业多年后遇到于漪几乎都会说的一句话是:“于老师,现在回想,您当时课讲得真好。但顶好的,是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于漪在今天的研讨会上也再三强调:“教育的唯一目标是学生,是学生人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她认为,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信条。
语文教育的意义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于漪一直通过语文教学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全国范围内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工具化的倾向。于漪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必须用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而语文课不是为了简单地掌握母语,也不是简单地培养思维能力,而是教养和教化,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正高级教师、市北中学校长陈军回忆道,于漪对于“教文育人”的提倡直指“人”成长的心智特征,也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科学策略。智力、心理、思维和兴趣等心理学概念,是于漪化解育人内涵的知识工具与理论支撑。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于漪的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阐释至今看来仍然很重要。”张汝伦说,社会上从幼儿园到大学、家长到学校,都有轻母语、重外语的现象,甚至不少人将全外语教学视为招生揽学的法宝和招牌,这使得母语教学越来越不受重视,而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功利。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也说,高科技发展带来科学至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导致人们比较重视看得见的、功利性目标,造成语文课的“水土流失”——思想和情感的资源一旦流失,我们的后代可能成为没有人文素质的“空心人”,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本国的“语文教育”的原因。
脑子里没有问题思考的教师,不会有生命力
学以为师,就意味着“教师要好学不倦,努力做到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丰厚,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张汝伦感慨道:“于漪就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还是太少了。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不买书、不看书,上课‘炒冷饭’,连举例子都是一样的。他们本身就缺乏创新能力,怎么可能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不论从事一线教学,还是负责管理工作,于漪都对教师教学有一个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和哲学思维。在她眼中,语文课不能没有哲学思考,于是,大学里的哲学教授为她的骨干班教学学员讲课,也是常有的事。
张汝伦这样评价于漪:“哲学使她成为一个‘脑子里全是问题的老师’。正因为于漪思考的问题层出不穷,她才会在教育工作中有如此多的发明和创新。”于漪善于思辨,在考虑语文教学问题时,总是能站在历史长河中,用宏阔地视角来思考,从不就事论事,用丰富的课堂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此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主办。
作者:张鹏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 吴晗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