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酷诺
世界上有这样一座私人博物馆。1954年,它由“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建立。这位只留给子孙500美元遗产的“吝啬”富豪,在遗嘱中却将全部资产的三分之二——22亿美元留给了博物馆,并允许它永远对公众免费开放。馆中有十四世纪至十九世纪的欧洲油画真迹、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书卷手稿、路易十四时代到拿坡仑时代的服装艺术收藏、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的雕刻等。
与盖蒂博物馆一同受盖蒂信托管理的还有盖蒂基金会、盖蒂保护研究所和盖蒂研究院。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盖蒂保护研究所自1989年起便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共同致力于莫高窟的修复、维护。此外,研究所还参与了埃及狮身人面像、拉美西斯二世王后奈菲尔塔利陵墓等世界文化遗址的保护。
日前,盖蒂信托基金第三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酷诺走进上海交通大学,细述盖蒂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盖蒂博物馆
一个“石油大亨”未竟的艺术梦想
在搜索引擎中,保罗·盖蒂这个名字旁边往往写着两个身份:石油商人、60年代世界首富。但很少人知道,他内心深处一直有的对古罗马艺术的向往。
▲保罗·盖蒂
詹姆斯·酷诺介绍,盖蒂先生用石油开采获得的巨大财富购买了很多房产,其中一处位于加州南部、洛杉矶北部,这是一栋靠近森林和海边的别墅,他之前就设想过,要仿照古罗马赫库兰尼姆城里建筑的风格设计这栋别墅,在正式动工前,他就把收藏的各种古董和艺术作品放到了这里。
盖蒂生前很喜欢这栋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房子,但,这更像是他的梦想雏形,只不过在开始“做梦”之前,他就在1976年去世了。他的巨额财产被交给了信托,他的遗愿这样写道:希望用这笔钱促进知识和艺术的进步发展,并为公众谋取福利。而他的子孙后代只得到了500美金的遗产。
▲盖蒂博物馆
这个遗愿很宏大,第一任盖蒂信托基金总裁哈罗德·威廉姆斯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游历,这位有着丰富从政、从商经验的基金总裁决定将盖蒂的遗产用于艺术保护和收藏,于是他在基金会下面设立了盖蒂基金会、盖蒂保护研究所、盖蒂研究院和盖蒂博物馆四个项目,而那个最开始承载盖蒂艺术梦想的房子,终于开始了它的使命。
据了解,目前盖蒂博物馆共有约1600名员工,“地方有点小,人也不算多,但每年大概有3.75亿美金的预算”,这些预算被用于藏品、书籍的收购,以及开展各种大众教育活动等。
詹姆斯·酷诺说,盖蒂博物馆的馆藏类型十分丰富,从中世纪到20世纪各个阶段的雕塑、装饰艺术、油画、照片等都有收藏。就在去年,博物馆收购了一副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法国写实派、印象派之父莫奈的画作也是游客们的“心头好”,除了闻名遐迩的《鸢尾花》之外,馆内还有他的另一幅作品《春天》。
▲莫奈《鸢尾花》
做其它机构“不愿做”“做不到”的事
除了盖蒂之外,全球还有许多知名的艺术基金会和研究所。詹姆斯·酷诺这样形容盖蒂的独特性:“我们不想重复其它机构做的事情,我们要做它们做不到的事,或者它们不愿做的事,来促使大众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这是我们初心和雄心。”
而在盖蒂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旅程中,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是为时最长的。詹姆斯·酷诺说,大约30年前,一位来自敦煌研究所的方博士找到盖蒂保护研究所,提出了共同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提议,因为历经千年的莫高窟雕刻和壁画要面对水蒸气、风沙、病害、人为破坏等自然和非自然的挑战。
1998年,双方开始对莫高窟第85号窟进行修复,这一项目也被公认为最经典的合作案例之一。
这座开凿于晚唐的洞窟拥有丰富的高水准壁画,当时正饱受起甲、酥解、空鼓等不同程度的病害摧残。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联合进行了为期10年的修复,期间,一整套完整的科学规范保护程序逐渐成形。2000年,盖蒂保护研究所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合作,帮助制定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敦煌莫高窟壁画
现在去敦煌的游客能够享受到一项新的“福利”——通过环幕电影和AR技术,大家可以“进入”几个洞窟,近距离观察姿态各异的敦煌人物,包括在空中飘舞的飞天、莲花座上的菩萨、弹奏古乐的宫女、沙漠跋涉的胡商等,这些展示的洞窟每隔几个月会更新轮换一次。这个两年前与公众见面的项目,也是来自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的共同开发。
詹姆斯·酷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像敦煌这样的大项目,所耗费的时间、人力、财力都十分巨大,但盖蒂保护研究所恰恰愿意为之倾尽所有。现在的研究所已经吸引了非常多来自世界各所大学、科研机构的教授、研究生和独立研究人员,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非洲艺术、欧洲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等,盖蒂只为他们负担差旅费和住宿费用,以及研究所需的资金。而他们的研究也促进了盖蒂基金会和研究所在博物馆领域和艺术品市场的声望。
如今,盖蒂还发起了一项项目名为“连接艺术史”的项目,聚集了欧洲、土耳其、阿尔巴尼亚、中亚等国的艺术史学家。“我们需要意识到,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共通的,不会因为国别的存在而割裂。”
▲盖蒂博物馆
如果你不能来“敲门”,那就来上网吧
尽管盖蒂博物馆打开大门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免费参观,但由于它地处洛杉矶西北边的布伦特伍德区山区,公共交通称不上便利,因此还是有很多人难以抵达。为了拓展大众艺术教育的功能,近几年,盖蒂也一直进行着新的探索。
詹姆斯·酷诺提到,眼下盖蒂博物馆、盖蒂保护研究所正在进行展品数字化的尝试,除了博物馆的馆藏以外,研究所中还有200万本书籍和200万张历史照片,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展品数据库,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可以登陆盖蒂的门户网站查询这些资料。
▲盖蒂博物馆的藏品
“比如你想研究达·芬奇,你不需要去纽约、洛杉矶或者其他城市,在我们的网站上就能搜索到所有的内容,你还可以把资料下载下来,成立你自己的数字图书馆。”詹姆斯·酷诺标说,接下来盖蒂希望进一步增加门户网站的功能,比如说,用这个网站汇聚世界上所有研究所的资源,或者把这个网站打造成一个多语言的平台,这样来自意大利或者中国的研究人员、学生等,就可以直接用意大利语或者汉语进行站内搜索。除了盖蒂的官方门户网站,盖蒂还建立了一个在线展览平台,大家进入平台后,就能欣赏巴尔米拉(Palmyra)文化展等各种展览。
“从历史中留存下来的文化艺术作品为我们记录了那些辉煌的文明和时代,虽然这些作品可能会受到一些损坏,但它们彰显的是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和文化艺术成就,同时也是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脆弱性。”詹姆斯·酷诺感慨,“希望大家有机会到盖蒂中心‘敲门’,如果你不能去的话,也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些在线平台进行研究、学习!”这番话与保罗?盖蒂的想法不谋而合:艺术一种启示。这种启示,就是盖蒂家族半个世纪来对人类艺术不懈的追求和传承。
作者:朱颖婕
编辑:姜澎,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