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可以演奏吗?当然。在昨天举行的2018秋季上海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上,科学艺术家曾凡一与她的母亲、著名医学遗传学家黄淑帧教授四手联奏《圆周旋舞》,清脆悦耳,煞是好听。
“如果用A小调演奏,那么数字1就是A、2就是B、3就是C,如果用C大调演绎,那么数字1就是C、2就是D、3就是E,以此类推。”曾凡一说,借助这样的方式,她创作了这首乐曲,并由著名音乐人赵亮钧老师编曲。
这不是曾凡一第一次登上上海市科协草坪音乐会的舞台,自2015年以来举办的10场音乐会上,曾凡一以作曲人、演唱者、演奏者、主持人等多种身份登台表演,她的歌声委婉妩媚、她的演奏动人心弦,她既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又曾在中美两国举办过多场个人演唱会,被誉为“科坛上升起的艺术之星”。对她来说,科研和音乐都是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科学与音乐交织的人生
曾凡一的研究领域是遗传学,而她的身上就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奥妙。
她的父亲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原所长;母亲黄淑帧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突出贡献女性”之一。父母长期并肩奋斗,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防治和分子胚胎学,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成果。
她的父母都很有艺术天赋:父亲曾溢滔喜欢画油画、摄影、听交响乐;母亲黄淑帧则喜欢弹钢琴、拉手风琴,还在上海演唱大赛中获过奖。在母亲的培养下,曾凡一4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并表现出识别“绝对音高”的天赋。她还继承了母亲的唱歌天赋,拥有宽厚醇美的嗓音,曾受过谭若冰、廖一鸣、吴国钧等知名声乐教授的指导。1984年,她在母亲鼓励下参加了上海首届外国流行歌曲大赛,获得独唱第一名。在美国留学期间,她一边学习生物学专业,一边修完了音乐专业的全部主课程。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时,曾凡一为了她酷爱的音乐,还休学过两年,回国做了“北漂”音乐人。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谁创作的?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创造的。那天他在前往巴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写下了一首旋律,最后成为小提琴曲《行路难》。”曾凡一说,艺术能够给科学家带来创造灵感,如爱因斯坦、钱学森,都有很深厚的艺术修养,身边也有很多的艺术家朋友。
在美国攻读医学、理学双博士期间,曾凡一一周学习课程时间多达100个小时,回家还要学习,在上学路上她就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音乐、戏剧;在美国做实验做到半夜三更时,她就吹萨克斯风,练气息。
过了把“音乐瘾”后,她又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博士学业,从此走上了科研道路。因为在她心目中,科学始终是第一位的。科学和艺术两者相互交织,将一个人对真和美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DNA双螺旋结构与交响乐一脉相承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建院80周年庆祝晚会上,曾溢滔院士创立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全体同仁高歌一曲《上海滩》震撼全场。曾溢滔院士喜欢《上海滩》这样的粤语歌曲是有原因的,他祖籍广东顺德(今属佛山市),这个曾涌现出黄飞鸿、叶问等武林英豪的“武术之乡”,不过少年曾溢滔早早显露出的是读书才华,他的勤奋令母校的老师至今记忆犹新,称之为“那个读过图书馆每一本书的学生”。
▲黄淑帧和曾溢滔
1962年,曾溢滔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攻读人类遗传学专业。研究室设备十分简陋,而且刚成立第三天,就接待了一位贫血原因不明的外国女留学生。他回忆说:“我和夫人黄淑帧带着年幼的女儿曾凡一吃住在实验室,靠着一台自己制作的高压电泳仪,完成了病人的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分析,诊断她罹患一种新型地中海贫血。”
曾溢滔在复旦学习时,DNA双螺旋模型才公布不久,一个星期天,她边看书边聆听着校园里播放的悦耳的交响音乐。她沉醉在那优美和谐的旋律中,仿佛看到了乐队奏出了美妙的DNA双螺旋结构。弦乐组和管乐组彼此交错奏出的乐曲,犹如DNA双螺旋缠绕而上。宇宙万物都是这样螺旋式上升、起伏般前进的。
▲曾溢滔与女儿在科研中
于是,曾溢滔更加笃信音乐和科学的关系,他说:“交响乐中弦乐和管乐相互呼应,宇宙万物中存在阴与阳、正和负,DNA双螺旋中的碱基也是相互配对的,DNA双螺旋结构和交响音乐的结构是一脉相承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溢滔的学术生涯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他将医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嫁接到农牧业研究的新领域,开展转基因羊的研究,曾溢滔、黄淑帧夫妇分析了经典的转基因动物技术路线上的缺陷,创建了以“整合胚移植”为技术基础的转基因羊的全新技术路线,运用这套技术路线,乳汁中具有人凝血因子IX活性的转基因山羊于1998年问世;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于1999年降生。上述成果连续两年被两院院士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父母身教重过言教
黄淑帧祖籍番禺,自小在上海长大。“我是乐从媳妇,生了一个乐从女,一家人都在从事科研。”黄淑帧用一口流利的顺德话介绍自己。
“父母身教重过言教!”对于教育,黄淑帧始终坚持这一观点。
曾凡一还记得小时候,她在做血红蛋白结构分析实验,用滴管加样品时,不小心把样品点歪了。曾凡一很担心自己闯了祸,但父母并没有批评她,反而在观察了实验结果后,大大夸奖了她一番。因为通过那次失误操作的实验,他们意外解决了一个难题。“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懂得:很多科学发现源自偶然事件,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必须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而且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学会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真象。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