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6月14日宣布将不强制要求本科申请人提交SAT或ACT成绩 (注:SAT和 ACT都被俗称为美国高考),这就是被命名为 “考试备选” (Test-Optional)的招生新政。在此之前,美国已有数百所大学和一些选拔性不太高的昂贵文理学院取消了强制提供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的要求。不过,芝大是第一所加入此列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且芝大向来以看重学术水平著称,此新政十分引人瞩目。
乍看起来,美国顶尖大学率先勇于摆脱考试选拔的桎梏,为解套应试教育做出了世界一流的表率。然而,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其实,芝大的这项政策并不如看起来或像其声称的那样 “解放”学生。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大学的收益将远远大于风险,且扩大了学校招生权力的自由度,或者说 “随意性”。
要真正理解美国顶尖大学招生改革的行为逻辑,不能只是听其言,还要从他们当前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入手。
首先,所谓 “考试备选”,是说学生申请芝大可以自愿提交这些成绩来凸显自己的优势。当然,学生也可以不提交这类成绩,用其他材料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平时的课外活动、作文、推荐信等。
芝加哥大学副校长兼招生办主任詹姆斯·诺道尔夫 (James G.Nondorf)的原话是: “我们希望同学们理解,不要让大学申请定义你,而要由你来定义申请过程。” “考试不是一切,也不能终结一切……不能让一个小小的考试成绩……吓走学生。”这些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语十分有感召力,不过现实可能依旧冷酷。其实,大学不再要求提交SAT或ACT成绩,不等于大学手头就没有成绩,大学可以直接去考试机构购买所有学生的成绩做内部参考。
要真正理解美国顶尖大学招生改革的行为逻辑,不能只是听其言,还要从他们当前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入手。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2014年美国的公平入学组织 (SFA)状告哈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人为限定亚裔入学人数,涉嫌种族歧视。
普林斯顿大学两位学者研究发现,如果一名亚裔学生进入某顶级私立大学需要SAT考1550分的话,白人只需1410分,而非洲裔学生只需1100分。综合考虑成绩、背景和体育特长等因素,作者发现白人、西裔和非裔进入同一所大学的机会分别比亚裔高出2倍、5倍和14倍。随后,美国司法部也支持SFA公开哈佛招生数据的诉求,并回应亚裔教育联盟 (AACE)对哈佛涉嫌歧视的政府申诉,介入调查。去年华尔街日报刊发社论 《哈佛在掩藏什么?》提出有力质疑。今年4月波士顿联邦地区法官下达裁决,迫使哈佛大学在两个月之内公布一批招生数据,包括考生资料和哈佛招生办公室的内部通讯。这项裁决被媒体称为 “哈佛在歧视亚裔官司中遭受沉重一击”。此案预计今年秋天开庭。
芝大率先找到了既规避风险又占据优势的窍门,会扰动整个大学招生竞争生态,其他美国顶尖名校也很可能跟随芝大脚步出台类似政策。
反观芝加哥大学, “考试备选”新政之下,主观判断变得更加正当。标准化考试分数不再能被作为歧视问题的有力依据,日后若要起诉芝大招生存在偏向,取证将非常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政一方面取消申请人提供标准化考试成绩的要求,另一方面则增加了一项申请材料要求,就是录制两分钟视频。很难说这种 “看脸”操作的深意和种族问题没有关联。多年来,亚裔学生在大学申请中斗智斗勇,一些人会以各种方式修改姓氏,来掩盖申请材料中唯一能够提示亚裔身份的信息。而这次芝大要求录视频后,恐怕再难隐藏。
其实,只要理解美国私立名校招生是一种双向自由选择的市场机制,就会明白芝大此举的高明所在。在这个系统中,大学之间为了取得在申请学生面前的优势地位而激烈竞争,他们主要靠两个关键数据在市场中发出信号:一是美国大学排名,二是招生中的录取与申请人数比,也就是录取率。芝大不要求提供标准化考试成绩之后,有可能大幅扩增申请人数,鼓励原来那些由于分数显然太低而放弃申请的学生勇于尝试,这既不会影响最终录取的生源质量,还能刷新出更低的录取率。
同时,作为招生领域变革的引领者,其大学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可以说一举多得,名利双收。不仅如此,芝大率先找到了既规避风险又占据优势的窍门,会扰动整个大学招生竞争生态,其他美国顶尖名校也很可能跟随芝大脚步出台类似政策。
今年5月,一篇报道深入分析了美国标准化考试的利弊,指出:那些弱化成绩的学校往往就是采用一种不那么公平的新颖标准去替代另一种。
在公开声明此次改革动因时,芝大招办主任表示,要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个理由不免令中国人费解,我们总体上认为标准化考试能带来相对最大的教育公平,因为它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业能力,而课外活动、陈述特殊经历的申请文书、推荐信等花样百出的评价方式含有更多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加持因素。虽然我们也意识到,日益深化的地域、城乡等教育资源不均会影响学业能力表现,但标准化考试还是比家长能够直接出力的其他方式更加公平。
美国的情况确有不同。大量研究美国学生的实证结论是,考试成绩高低与家庭收入正相关,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考试成绩较好,低收入家庭由于居无定所、环境嘈杂、资源欠缺或是营养不良等原因,在标准化考试中表现不佳。
在中国,家庭收入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没那么大,要归功于强有力的公办教育、丰富便宜的教材教辅资料和各地区总体上一致的向学之心。同理,在东亚各国家庭收入对考试成绩的影响都没有美国那么大。
今年5月,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报道深入分析了美国标准化考试的利弊,其中指出:那些弱化成绩的学校往往就是采用一种不那么公平的新颖标准去替代另一种。比如两分钟的视频,又比如费用不菲的访校旅行,以及对奖助学金不敏感的申请人更容易做到的 “提早决定” (ED)等来体现 “就读诚意”。在美国的语境下,低收入家庭无论如何在受教育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于是他们也不太执着于考试,不会出现我国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那样的教育供给,不论政府还是市场力量都无法拯救这些孩子的学考水平。唯一的弥补办法是,好大学要在招生中专门招一些弱学生以体现其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当然,以夺走一般家庭学业较优学生的入学机会为代价。
那么,标准化考试究竟公不公平?至此,我们发现两种公平:统一的标准化考试之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大学根据考分录取体现出尊重学生学业能力和客观规则的 “考试公平”;而对弱势群体降分录取或者说主观有意把一部分入学机会留给学力明显较低的弱势群体体现出 “教育公平”。美国追求的所谓 “教育公平”,背弃了 “考试公平”。如何做到既巩固 “考试公平”又兼顾 “教育公平”,才是大学招生公平的应有之义。
(作者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陆一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