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国还是伊朗,作为丝路上的文明古国,不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物质载体的文化遗产也璀璨丰富。对“一带一路”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文化的挖掘阐释,是传承和弘扬世界文明的重要途径,更是增进多民族、多国家文化交流和包容的有效方式。”10月24日,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举行的“同途异彩:2023中国-伊朗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带来了题为《以文物交流促进旅游开发》的主题演讲。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20余家中国、伊朗的文博、旅游界知名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通过交流彼此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经验,促进中国和伊朗在该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传承。
周宇透露,中国现有世界文化遗产57处、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伊朗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化的艺术、旅游资源。从古至今,中、伊两国以丝路为桥梁,以文化为载体,共同谱写了文明交流的宏伟篇章。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和伊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文物和文化交流有助于各国民众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对他国文化的了解,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沿线各国民心相通。”周宇认为,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文旅资源的开发、文旅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有助于促进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增强各国实力。而文物主题游径是文旅融合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则是嫁接文化与旅游的有效载体,并能帮助思路沿线各国跨越时空障碍。
研讨会上,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部博物馆司司长米尔扎伊Mirzaee,伊朗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戈尔萨巴希Golsabahi,,伊朗阿尔达比勒省文旅厅厅长哈桑-阿迪卜Hasan Adib,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理事长胡木清,伊朗伊斯法罕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马赫迪-塔米兹Mahdi Tamizi,《上海通志》总纂、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孝俭,伊朗尼亚瓦朗宫博物馆馆长莫哈达姆-贾汉吉里Moghadam Jahangiri,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程彤,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执行馆长雷扎-达比里-内贾德Reza Dabiri Nejad,伊斯法罕学研究中心主任穆罕默德-艾迪Mohammad Eidi,伊朗“一带一路”基金会主席阿里-波德巴尔Ali Bordbar,中国西域题材画家肖谷,伊斯法罕大学中文系主任艾瑞安Aryan,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朱璇等,围绕中国与伊朗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深入探讨。期间,与会嘉宾还前往将旅游资源与文化遗产结合的示范性基地——上海嘉定菊园实地考察。
本次研讨会的总策划、上海艺术品博物馆胡木清表示,举办中国-伊朗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今后期望通过更加深入的专题研讨,共同找寻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双赢的途径和方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