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骨文呈现的新年关键字在社交平台刷屏传播,从甲骨文开始的文字长河展览惊艳亮相,为甲骨文创作的60篇微小说集结上线,用甲骨文更新的网文章节收获热评……新年伊始,“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圈粉”,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今天,国家图书馆联合阅文集团发布“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共同推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普及,用网络文学这一新时代文艺活化古老汉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意灵感,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开年,《唤醒甲骨文之古字新说》在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QQ阅读两大客户端上线,60篇微故事摘选自“万物俱有形,甲骨会说话”主题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每篇微故事约500字。征文吸引了2200多人参与,约七成是90后和00后等Z世代创作者,年轻一代的创作赋予甲骨文全新的趣味故事。2571篇征文作品中,既有关于前沿未来的科幻题材,也有来自中国远古的神话故事,既有家国天下的历史情怀,也有反映当下的现实书写。
比如,作家“行者有三”出生于1992年,他创作的《旦生》以甲骨文“旦”为核心,化用“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讲述了太阳初升的故事;95后“见异思剑”作品《家镜》从甲骨文“若”入手,刻画现代社会的祖孙亲情;大神作家“水清竹”《哨所的除夕夜》在甲骨文“吉”中汲取灵感,描绘边防战士护卫疆土的无私大爱。他们表示,从甲骨文的文字之美出发,创作出网络文学的故事之美,以古文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成为好故事的灵感之源。
融合现代想象与历史底蕴的故事里,每个古老文字,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讲好一个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是网络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精神坐标。”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希望以数字时代的文化创新,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孔,走进当代年轻人的语境。
起点读书和QQ阅读两大平台同期上线“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小彩蛋活动。爱潜水的乌贼、会说话的肘子、老鹰吃小鸡、血红、希行、吱吱、纯洁滴小龙、黑山老鬼、我最白、远瞳等10位阅文白金大神作家集体在连载作品中用甲骨文更新彩蛋章,吸引众多读者前来阅读打卡。多位读者表示,彩蛋章形式拉近了甲骨文与普通人的距离,传统文化之美令人震撼。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想象的根源,网络写作也以新鲜活力回馈传统。”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教授许苗苗认为,甲骨文与网文的共通之处在于文字与媒介的紧密亲缘,“作为商代最先进的书写媒介,龟甲与兽骨忠实地传承历史;而作为当今最有力的传媒,互联网则有效地服务大众。二者是彼此时代的缩影,是最先进媒介上想象力的凝结。”
当代网络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佳作,涌现出历史、武侠、仙侠、玄幻等多个重要品类,将刺绣、中医、茶道、陶瓷技艺、古董修复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故事。“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将再次扩大网络文学的创作空间,让传统与流行融合共生,激发出更多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甲骨文与网络文学的跨千年交汇”对谈沙龙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组组长、副研究馆员赵爱学认为,古老文字与三千多年后的网络文学碰撞出了火花,令人欣慰。“希望蕴含祖先造字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互联网为甲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各种可能,网络文学就是其中一种。”
作为网络文学作家代表,“孑与2”表示,将甲骨文与网络小说结合,是古文字与现代文学的碰撞交流,“甲骨文记叙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传到今天,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学者、创作者及读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他为项目创作了短篇故事《家之初》,以甲骨文“家”为灵感, 结合了“四方风”甲骨的内容,让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风及风神在网文中重现,获颁了“古文字唤醒者”证书。
正在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展出的“甲骨文+网文跨千年展”,不同时代的文字汇聚交融,形成别出心裁的“阅·文字长河”艺术装置,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文字流变的脉络在其间清晰可见。观展时可以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的字形之美,还可以扫码阅读网文作家为它创作的微故事。从甲骨文承载的古老文明,到网络文学记叙的当代思潮,古今文化跨越时间长河进行对话,展现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恢弘气象。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期待,通过活动扩大古文字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未来,国家图书馆将与阅文集团在原创文学推广、资源保存保护、新技术应用、阅读服务创新、文化创意开发等方面形成合力,持续探索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