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备受好评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万里走单骑》等文化综艺再到今年出圈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节目、受网友热捧的河南博物馆考古盲盒、时下流行的逛博物馆“新风尚”……网络数字化时代开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也让那些故纸张里的历史走入寻常百姓家。世界遗产并非离我们遥不可及,在科技与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更好讲述世界遗产的故事,平衡其专业性与生动性?如何增强世界遗产与普通公众之间的联系,促进对世界遗产的认同感?10月10日,在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浙江广电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联合主办的“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专项研讨会”上,来自文博与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对上述问题做了探讨。
▲“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专项研讨会”现场照。(浙江广电集团供图)
中国目前拥有56项世界遗产,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点状分布的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同织就了一张熠熠生辉的世界遗产网络。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正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开始了解和探究遗产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但是,与大多数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世界遗产及其尚待挖掘的文化宝藏相比,这还远远不够。如何让借助现代科技和媒体融合的鲜活力量,让文化遗产真正“走出去”“活起来”?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智锋认为,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要做到把专业内容大众化、把知识性内容生活化、把历史的古老的内容现代化、把中国的内容国际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要提升温度,寻找每个遗产点和当代人更多的共情点,让世界遗产真正走入普通人的心灵。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吕舟也说道,其实所有的遗产都是围绕着人,在以人为核心的遗产价值传播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共情,遗产传播中怎么样真正拨动今天所有受众的心弦,这是一个大学问、大挑战。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也认为,任何一个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都应该是内容为王,以价值传播和引领为核心。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重的,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与大众体验相融合,由此实现价值传播和价值引领。
▲河南卫视节目《唐宫夜宴》剧照。
有不少深耕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例如最近大火的《唐宫夜宴》结合当代人的视觉审美来讲述唐朝的故事,一群穿着唐朝服饰嬉戏的少女成了观众眼里熟悉的陌生人,她们在一颦一笑中生动地展现了唐朝独有的美学风范。文化综艺《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则将围绕世界遗产设置可供观众讨论的话题点,如周口店遗址一期中将讨论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儿;大足石刻一期将探究千手观音的修旧如新为何是创新性抢救;如何看待景德镇景漂等,在趣味性解读和互动中增强世界遗产与当下、与现代人的联系。
▲浙江卫视文化节目《万里走单骑》第一季剧照。
还有与会专家认为,世界遗产的大众传播应该紧紧抓住年轻人这一受众群体,以年轻之力助力世遗破壁出圈,传统文化赓续传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胡钰指出,世界遗产的价值需要通过传播来激活,最核心就是要创意传播。他建议提升文博类节目的青春度,在明星为主参与的同时增加更多普通青年人的参与、增强青年人的传播并提前在青年文旅开发方面布局。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离不开人民,更需要不断创新的传播方式,让文化自信深入每一位同胞的心灵。他认为,文化遗产的大众化传播应当以自信为根本,爱国为灵魂,国风为底色,时尚为韵味,不断推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全新传播方式。近年来优秀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一部部电视片、纪录片、综艺片、融媒体产品,创新了中华文明价值传播推广体系,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遗产变得更为“平易近人”,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爱上文化遗产、汲取精神力量。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遗产进而喜欢世界遗产,乃至成为传承世界遗产的传承人,是每一位文化遗产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来自河南卫视微信公众号、浙江卫视微信公众号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