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沉浸式红色艺术课堂将于松江开课!
9月12日,“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将亮相毗邻松江大学城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这也是这家美术馆的开馆展。
还原火红年代的供销社,搬来老课桌、老板凳、老式台灯,辟出老电影放映厅……文汇记者近日先期探访了坐落于松江云堡未来市艺术园区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发现这个刚刚完成布展的展览不一般——以可阅读、可体验、可回味的沉浸式观展体验,让人们聆听回响在岁月深处的奋斗足音,让青春的心跳与爱党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此次展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由金江波、刘子惠共同策展。展览汇集百年百家百作,通过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这条纽带将青少年学生党史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相结合,让经典作品成为鲜活生动“党史教材”。
它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将延伸到松江大学城十多万师生,延伸到上海三百多万师生,再到全市千万市民的艺术课堂学习,完成从历史到未来的完美交接。
汇集百年百家百作,艺术化再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一件脚踏实地、手握成拳的雕塑,简洁有力,足有近一人高,成为展览的起始,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此次展览的主题:奋斗。这是艺术家老树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
紧握的拳头象征着共产党人庄严誓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坚实有力的脚象征着共产党人“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脚手相连的造型表达了创造者肩负的重担,创造之路并不轻松,创造者将赓续奋斗。
从艺术百代美术馆创始人收藏的近400件红色艺术作品中重点遴选的近百位艺术家的百幅经典作品汇集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线,共分为“奋斗之艰”“奋斗之歌”“奋斗之美”“奋斗之勇”四个篇章。
丁筱芳、丁阳父子联合创作的《红色圣地》礼赞建党精神,艾中信的油画《长征》礼赞长征精神,古元的版画《延安新貌》礼赞延安精神,陈逸飞、蔡江白的油画《只要主义真》礼赞烈士精神……一幅幅红色经典书画作品,以艺术的语言礼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昭示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奋斗宣言。
颜文樑《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落成》
其中有不少名家作品难得一见。例如——
颜文樑创作于1950年代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落成》,尺幅虽小,但气势恢宏。
在殷红、橙黄、银白三色调中,辉映出新建的中苏友好大厦雄伟壮丽的形象。严谨的透视构筑出大型宫殿的稳健和气派。
程十发《海上大学》
程十发创作于1959年的《海上大学》,描绘了熙攘喧闹的渔港中,人民群众在渔船上、在劳动工作的间歇授课学习的场景,记录了蓬勃向上的时代剪影。
经过近50年不懈努力,中国的文盲比率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80%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72%,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罗工柳《毛主席与陕北老农》
革命画家罗工柳在《毛主席与陕北老农》中刻画了毛主席在延安到群众中听群众反映疾苦的场景,画出了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领袖风范。
汪观清《金沙水拍云崖暖》
《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汪观清86岁时重走红军长征路的一幅力作,描绘了1935 年红军主力为了摆脱敌人追兵,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7天7夜仅靠7只小船从容过江的伟大胜利。
巧渡金沙江,使红军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汪观清在新时代,以穿越时空的视角绘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惊险时刻,也是艺术家向红军长征精神的致敬。
于二楼展厅即将结束参展时,抬眼望见的,是一幅硕大的四联画《前进,前进,进》,分别定格四个不同历史时期吹响的号角。
这是铿锵有力的回响,喻意青年一代还将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创新沉浸式观展体验,让奋斗之美可阅读、可体验、可回味
呈现百年百家百作之外,这个展览还处处可见丰富的文献资料、怀旧物件,以创新的场景还原、沉浸式观展体验,让奋斗之美可阅读、可体验、可回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展厅入口处,两个有着拱形分割的空间变身火红年代的供销社——红潮供销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等火红的标语格外醒目。
老式电视机、收音机、座钟、搪瓷盆、台灯、桶装饼干摆满了木制货架,透出浓浓的年代感,柜台上的老式台秤、公用电话等,无不提醒着人们“从前慢”。
徜徉在约1600平米的展厅里,穿插其间的老课桌、老板凳以及与作品同具时代特征的台灯、笔记本、中华钢笔、闹钟、瓷缸杯、年画等物件,还原了一个个沉浸式阅读场景;旧报纸、旧书籍等资料不时围绕重点艺术作品展开,延伸出一个个富于历史细节的“彩蛋”。
陈逸飞、蔡江白合作于1978年的《只要主义真》,构成了展览中意味深长的一个片段。这是其不朽的青春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组画之三,人性化地表达了刑场上的爱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风采。
只见毗邻这幅作品的墙面上,故事原型人物周文雍和陈铁军两位青年革命者的若干历史照片以及经典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剧照一一陈列。一旁的老课桌上,摆放着陈立德电影文学剧本《刑场上的婚礼》以及连环画《刑场上的婚礼》。这些延伸资料,都为观众拼凑出一个更为完整的革命故事。
围绕文金杨的木刻版画《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展开的则是另一段不可被忘却的记忆。新中国大规模的治水事业,正是从治理淮河起步的。
从定格治理淮河历史场景的泛黄报纸,到钢笔手写的治理淮河小结材料,从大合唱《淮河颂》的曲谱,到《淮河漫记》《淮边春色》等读物,饱满的“知识点+案例”为人们复合出生动的党史课堂。
最令人惊喜的是,展览竟然辟出了一个老电影放映厅!
门口的小黑板上,一半贴着老电影招贴画,一半用粉笔写有排片表——每天这里都将播放六部老电影,《地道战》《刑场上的婚礼》《董存瑞》《霓虹灯下的哨兵》《平原游击队》《白毛女》。
放映厅不大,就以有着大大转盘的老式放映机带动长长的胶片,座位是几排长条木凳。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记忆回来了!当胶片老电影原片片段浮现,奋斗的号角奏响,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本次主题展特别推出系列文创衍生品,如“百年百杯”“信仰的味道”“红色经典别样红年画”等,立足当下审美,将奋斗精神融入当下人精神生活场景,激发奋斗精神成为生活潮流,助力奋斗百年传承。
作为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主题宣传教育重点项目,此次展览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据悉,展览将与上海全市百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有机融合、巧妙对接,通过“红色大巴进校园”活动把红色艺术课堂落到实处。
而将新鲜启幕的艺术百代美术馆,也专注于成为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题性美术馆,推动国际对中国主题艺术的了解和认知。展馆未来三年,每年都将结合时代大主题推出系列展览。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均由展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