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泰斗级作曲家、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获得者罗忠镕去世,享年97岁。这个消息由《北京日报》的记者向罗忠镕先生的学生求证得知。
据《音乐周报》评论,罗忠镕是现当代影响了我国几代音乐家成长的作曲界领军人物,其音乐作品将现代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创新,体现了中国作曲家的智慧与创造,堪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一面旗帜。
罗忠镕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教学达60余年,陈其钢、谭盾、郭文景、陈怡、周龙、莫五平、唐建平、陈晓勇等一大批作曲家,以及徐振民、岳仑、王世光、刘霖、杨通八、曾翔天等音乐工作者,都得到过他的启迪和教诲。作曲家鲍元恺曾说:“我们这一代作曲学子,恐怕没有哪一个没有受到过罗忠镕先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陈其钢1991年与罗忠镕老师(图片来自橄榄古典音乐微信公众号)
以作曲家陈其钢为例,他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镕先生。陈其钢曾经在2002年接受《爱乐杂志》访谈时说:“(我)从罗忠镕老师身上学到的,最主要的是,他当时翻译了一套亨德密特关于作曲的教学法的体系,关于音程、音列、和声、紧张度的一个理论著作。他几乎每一堂课都跟我们讲。当时看这个东西是很教条,很纯理论的东西。但是后来对我在写作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就是音与音之间的关系的通顺。通顺当然是相对通顺,不是绝对通顺。他所谓的通顺,就是说,把它移植到我们的五声的音调观念上的时候,尽量避免那些小二度啦,增四度啦,这些不协和的音程。但是在整个线条中又包括了所有十二个音。就是在进行中间,来解决这些不协和音。避免它们,但是又要包容它们。就是避免与包容的关系。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在他那儿学的。”
在音乐学院,罗忠镕主要担任作曲教学,而和声学、对位法大多是一对一的小课私教。他的“私教”学生或许要比专业学生更多,其“生源”结构更复杂多元。罗老的女儿罗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家都以为陈其钢、莫五平是我爸的得意门生,其实好多流行音乐人也曾慕名而来,王刚、阿东、捞仔他们都找我爸上过课。”
据中国音乐学院官网显示,罗忠镕1924年生于四川省三台县,1942年在成都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四川音乐学院)学习器乐、作曲,主修小提琴,1944年转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继续学小提琴,这时期,还同时师事谭小麟学习作曲。谭小麟是作曲大师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的学生。1949年,罗忠镕又师从丁善德学习对位法,并自修作曲理论和相关技术。1947年,他创作了第一首作品,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此后,他便从小提琴演奏逐渐转向作曲。1949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和声学;1951年到北京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1960年起,同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兼授作曲课;1985年,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1958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1958年至1959年创作了《第一交响曲》。两部作品由指挥家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在北京公演,其后作品多次获奖。2004年,罗忠镕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
罗忠镕的音乐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除深入学习中国传统和民间音乐外,他还悉心钻研西方传统和现代作曲理论与技术,这使得他创作手法和风格的多样化。后人评价其作品:“无论是交响大作,还是室内精品,无不以色彩见长,以凝练取胜。”
原《音乐周报》副总编、乐评人陈志音曾在2018年刊登于《音乐爱好者》杂志中的《清调素琴山水间 记前辈作曲家罗忠镕》一文中写道:坚持走民族化道路,这是罗忠镕对自己创作最根本的要求,“但解决起来却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艰巨过程”。从未在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学习的罗忠镕,虽曾就教于谭小麟、丁善德、桑桐等,但他就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和教育家。经过体验比较,罗老更推崇勋伯格和声体系,重要的一点是,勋伯格这套教材做练习的方式与所有其他和声体系都不同。既不采用数字低音,也不采用旋律配和声,一切皆由学生自己写。“这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习惯对和声主动思考,而非被动地去‘配和声。”
▲罗忠镕与好友桑桐(图片来自《音乐爱好者》杂志)
爱好民族乐曲的听众,大多欣赏过《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管弦乐曲。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描绘了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姿。1954年,罗忠镕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享誉世界,堪称新编古乐的典范。
罗忠镕在“文革”前的多部管弦乐作品是那个时期“交响乐民族化”探索热潮的巅峰之作,其中《第一交响曲·浣溪纱》(1959)被中华文化促进会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61年,罗忠镕等集体创作的《保卫延安》交响诗,在上海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次演出。这首交响诗采用了陕北人民喜爱的“秦腔”和民歌“信天游”的曲调,并以“东方红”和“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片断作为创作素材。整个乐曲充满陕北的地方色彩,更引起听众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感情。
音乐界认为,罗忠镕是改革开放后率先引进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并最早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音乐作品的先驱之一。1979年以来,他发表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第二弦乐四重奏》(亦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列)、管弦乐《罗铮画意》等作品,启迪了音乐的创新,引领了当代中国艺术音乐转型的新潮流。以《罗铮画意》为例,它突出地体现了作曲家将西方十二音技法和中国传统音乐语汇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现代性和中国性完美交融的个人风格。
罗忠镕翻译的亨德密特的《作曲技法》《勋伯格和声学》、乔治·珀尔的《序列音乐军作与无调性》、爱伦·福特的《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以及他的专著《作曲初步练习》等理论著述成为我国专业作曲教学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宝贵财富。
▲罗忠镕先生(图片来自《音乐爱好者》杂志)
历史将不会忘记,从当年打破对“无标题音乐”的禁锢,从桑桐吸收现代手法的创作实践,到上世纪80年代郭文景、瞿小松等“崛起的一代”对音乐界的冲击,以及罗忠镕等老作曲家对十二音体系的运用,再到朱践耳《纳西一奇》的大胆尝试,中国交响乐在不断地探索和论争中实现了艺术嬗变。
图文综合自音乐周报、新音乐手册、中国音乐学院等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