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介绍了《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相关情况。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海英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为深化上海文化发展改革,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上海编制《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一、发展回顾
近年来,上海认真贯彻中央战略安排和市委决策部署,按照既定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激活“源头”、做强“码头”,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城市文化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城市精神品格有力弘扬,文艺创作生产活跃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基本建成,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均衡,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发展大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増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都市文化精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此外,围绕总体目标,从文化品牌标识度、城市精神品格、文化生活、文化竞争力、文化交流中心地位等5方面提出细化分项目标。
三、“十四五”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十方面任务: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心骨和定盘星,筑牢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示范高地。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高地建设,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媒体时代传播能力,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打造国内重点出版领域高峰。重点构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库、上海社科大师文库、上海新型智库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四库”建设。实施“上海文艺再挚高峰工程”实现年均出品影视精品5部以上、舞台艺术精品剧目2部以上的目标。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推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实现三级阵地网络覆盖全面、功能定位明确、管理运作规范、区域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使志愿服务成为展示上海城市文明形象的金名片。
第三,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上海文化独特魅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彰显海派文化特质,传承江南文化基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重点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诠释和丰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健全江南文化保护体系,建设全国江南文化研究高地。
第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充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全民美育行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第五,优化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建成一批市、区两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保护一批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重点完善“一轴(城市文化中轴)、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文化设施布局,提升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完成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改造。强化五大新城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城市文化景观,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提升计划”,支持对公共空间实施文化“微更新”改造。
第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坚持守正创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施“文化+”“+文化”战略,聚焦重点发展,推动跨界融合,构建多层次产业发展格局,提升版权产业服务能力,着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重点聚焦“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建设。力争形成“头部”企业带动、“腰部”企业支撑、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内生互补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文化创意领域发展环境。
第七,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区域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外文化开放合作水平,提升文化节展赛事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多领域、多维度多层级重要品牌节展赛事活动“主场外交”矩阵。建好外宣全媒体矩阵,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级和国际影响力。
第八,聚焦数字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把握数字化发展先机,形成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造力,提升数字文化消费水平,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到2025年各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传播矩阵基本实现本区域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九,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大都市吸引力。围绕建设“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打响上海旅游品牌。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化城市旅游新空间,强化旅游枢纽门户功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海派文化旅游集群、江南文化旅游集群、品牌节展赛会旅游集群。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重要门户国内旅游集散枢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轮母港。
第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推动形成新时代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文化治理新格局。提升文化行政服务能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文化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
图片来源:叶辰亮、邢千里
编辑:黄启哲、汪荔诚、何易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