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成像越来越快速便捷、海量生产的图像几乎占据一切视野的当下,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图像创造方式之一的绘画如何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自我图像的独立?眼下正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的“绘画N次方”展览上,刘曼文、殷雄、李淜、石至莹、鲁丹五位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给出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并在此进行阶段性的报告。
作为2021年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学术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展示的作品以油画为主,结合创作小稿、写生稿、艺术笔记、视频等多种文献形式,既突出每位艺术家绘画创作和研究的个人线索,也由点及面,呈现出上海油画雕塑院目前油画创作与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向和整体风貌。总体而言,展览反映出一种较为敏感、沉静、内敛、深潜的人文气质和艺术气息,注重绘画的质感、技法、图式与个人内在精神性传达之间的一致性,在艺术的感性与观念的理性之间追求平衡的关系。画面中的人物、风景、静物……无论是描绘历史的还是现实的,过往的还是此在的,大都保持着适度的心理距离,以一种极为私人化的视角与省察方式去体悟和剖析,再以相对“低温”的色调和扎实朴素的绘画手法进行微妙细致地描绘与表现。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江梅表示,“绘画N次方”的提出,是基于对当代绘画实践内涵与边界问题的探讨。“N次方”含有“变量”的意思,它预示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包含了某些不确定的意味。借用此词作为本次展览主题的关键词,是希望以一种多维开放的视角来观察今天的绘画状态,并将上海油画雕塑院当下的油画创作实践纳入一个较为宏阔的考察视野,从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和历史的文脉中探寻其产生新的艺术“变量”的方法与可能。
上海一直以来被誉为现代中国油画的发祥地。自近代开埠以来上海就具有的国际化、现代性特征,赋予了这座城市特殊的内涵和精神气质。油画在上海的发展一直是既与时代同步,又深受这座“魔都”城市人文气息的浸染而自带光芒,有着不同于其它地域和城市的迷人魅力与气质。江梅认为,“绘画N次方”展所呈现的绘画形态与样貌,显然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分不开,但它不是映照城市表面的瑰丽、繁华与喧嚣,而是进入了城市的精神内核,显影不同艺术个体对它的身心体验和内在感悟,以视觉的方式留驻生活其中所产生的精神印迹。这些绘画图像与视觉经验显然构成上海绘画中富有自身特色且饶有意味的部分。而放在全国的视野来看,其别具一格的绘画实践与探索相信对于当代油画的本体研究与外延拓展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亦将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建设性意义。
在本次展览的学术统筹李诗文看来,绘画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支点。在绘画领域,语言的探索和实验伴随着画家一生的创作实践。由于油画的材料技法是源自西方的人文历史体系和科学理性精神,从事油画创作的中国艺术家,因此就必须面临多重的历史传统——西方的以及东方的文化艺术史;关注全球化的文化交融动态以及敏感于自己处身的文化语境,以此获得较为全面的艺术史坐标,来校准艺术之舟的航向。因为艺术家的工作不仅仅是创作一幅幅作品“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还在于通过具体的创作实践拓展学科的边界,并试图为时代文化的观察与思考开辟新的角度或门径,这是使命、是抱负。而本质上说,绘画更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我画故我在,甚至像杜尚所说的是生命的“呼吸”和“心跳”。
艺术评论家尚辉评价,绘画的N次方与其说是油画探索,毋宁说是艺术家们各自艺术生活心态与方式的揭秘。他们很少纠结油画的本体语言,而更多的是把油画作为一种能够跨越到当下图像经验的一种视觉观念表达。他们的作品也并非想告诉你他们有了怎样的观念并设法灌输给你他们的这种观念,而是把他们观看世界的某种新的角度或方法传递给你,这种传递恰恰就是他们创作过程产生的种种幻觉、心理与精神合一的体验性。而五位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与活力。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范昕
图片来源:上海油画雕塑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