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钱是什么样的吗?“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唐玄宗在承天门设宴,席间从城楼上抛洒金钱作为赏赐,百官争相捡拾……唐玄宗抛洒的鎏金“开元通宝”,背后又有哪些渊源?
沪上学习读书会现场,变身一堂古代货币普及课,读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盛世长安的恢弘气象。多年致力于中国货币学研究、古钱币收藏和货币史知识普及,学者、货币收藏者潘湧湧结合自身收藏的数千枚不同时期代表藏品,穿插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讲解钱币应运而生的背景,带领人们走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钱币文化。
除了读书会,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史》(校订版)分三卷本,讲述了从殷商时代到清末中国货币的沿革发展,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理论、信用等都做了深入研究,从货币角度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货币通史巨著。
比如,“最长寿”的钱是五铢,西汉海昏侯墓中,陪葬的五铢钱就超过两百万枚,可见当时五铢钱的数量之多。五铢的使用从汉武帝一直跨到隋文帝,合计739年。“这个货币不单单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钱,也是全世界货币体系中最长寿的钱,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种钱币能够贯穿这么长时间。”潘湧湧如是道来。
什么是古钱币?正是指已经退出流通领域,失去了货币职能的古代货币和近代方孔铸币,包括贝币、布币、刀币、方孔圆钱、银锭、交子、纸币等。走近钱币文化,需要了解古钱币术语。比如,面、背、穿口、重文、小样、大样、传形、进呈样钱、雕母、母钱、铁母、钱范、生坑、熟坑、水坑、对钱、宫钱、串、贯等一系列术语,各有丰富涵义。他穿插了宋徽宗赵佶亲笔题写古钱币上的文字等众多生动历史故事,结合带来的收藏古钱币实物,供观众传递观赏。
其中,“白金三品”是形制非常特殊的古钱币。《史记·平准书》记载:“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圆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
“白金三品”因何而来?潘湧湧谈到,汉武帝元狩年间兴兵讨伐匈奴,山东遭水旱灾害,饥民皆依赖地方政府,致地方空虚。张汤上奏,请造“白金三品”及五铢钱。元狩四年(前119年)冬造“白金三品”。至元鼎二年(前115年)张汤死后年余,终废止,行用五年有余。“白金三品”实质上是银锡铅合金,金属成分为银6%、锡38%、铅40%,其余为杂质。“白金三品”是中国历史上虚价货币的起始代表,民不乐用最终草草收场,不过却留下了把玩历史的选择。
小小钱币也能引发货币战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下令铸造直百五铢,率先挑起货币战争。作为应对之策,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下令“复五铢钱”。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展开“报复”,他仿效王莽的币制设计,下令铸造大泉五百,公元238年(赤乌元年)又铸造大泉当千。如若孙权无反制措施,那么吴国原本使用的汉五铢足值的“良币”,会被迫退出流通,从而被大量走私到蜀国销毁改铸成直百五铢,后再被用来套购东吴的战略物质以及民生用品,如此一来,吴国经济将会被击垮。
刘备和孙权之间的“隔空战争”最终结局如何?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吴国停铸全部虚值货币,政府主动召回回收,同曹魏一样,回归实物经济,蜀国的通胀政策就毫无意义了。“刘禅之后所铸造的直百和直一钱,主要还是套购蜀国自身的民间资本,用于对抗魏国的连年征战,已经无力改变吴国的经济格局了。”他说,货币战争背后也折射出中国不同朝代的经济政治格局变化,是考量历史信息的一个重要维度。
图片:出版方供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