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酝酿革命、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产床”,上海这座光荣之城遍布了多个历史遗址,积累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十年来,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带领“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团队,对上海这一“红色源头”进行了深入学术研究与广泛实地调查,形成了完整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基因图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推出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一书,正是其项目成果的集中展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苏智良教授携新书亮相上海学习读书会,带领读者深入挖掘建党历史,重新认识革命遗址,完整呈现上海初心之所在的立体图景。
为什么是上海?有哪些人在上海?苏智良从多个方面解读上海所具备的建党条件。比如,开埠以后,租界的出现为革命活动提供可能;现代化上海使得从中国走向世界更为可能,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等运动影响深远;国际化都市上海使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新思潮的传播更为迅捷,而外国人与华人不平等的现实也催生了革命思潮;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知识者阶层等新阶层应运而生,为建党提供人才支撑;上海发达的出版业为革命宣传提供载体;法租界交通便利、房租低廉,为建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等。
“上海的红色文化非常丰富,‘红色源头’特点鲜明。作为在近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上海吸纳着世界文化的精粹,也创造着推动上海和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潮流。而城市历史中的这抹红色,是近代上海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中必须列入的重要课题。”《初心之地》主编苏智良认为,对这一城市历史文化现象的解读,不仅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也需要对中国革命史、上海革命史、上海城市史进行深入学术研究和实地调研,以补充既有文献信息的不足。
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多成片成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制图)
在上海,众多城市空间都有革命先烈奋斗的身影。以“老渔阳里2号”为例,陈独秀、毛泽东、李达、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它不仅是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成立地,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一大”筹备地、“一大”后中共“中央局”的办公地,一系列建党活动在此展开;“新渔阳里6号”也是重要的革命圣地,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建立,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在此创办,刘少奇、任弼时等人曾在此学习。
此外,在“三益里17号”,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而在今天复兴中路建立的印刷所里进行了印刷出版;中共二大在辅德里召开,延庆里的“博文女校”则入住了大部分“一大”代表……
回顾党史,上海在1920年至1921年间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充分准备,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但苏智良指出,仍有更多史迹亟待寻访与保护,部分史迹尚未被发现,而一些已在城市发展中遭到拆除,实属遗憾。
如何宣传、利用、开发、传承红色文脉?“身处初心之地,学界应该尽可能保护上海丰富的红色遗迹,哪怕有的地方消失了,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段短视频,来展示这个地方曾经的革命经历,以多媒体方式留存红色遗迹。”因此,在项目成果呈现上,除了书籍,苏智良希望借助更多新技术,如未来公众可通过二维码与手机APP看到“消失的建筑”,回到曾经的历史场景。讲座现场,他寄语更多读者能够加入保护、弘扬上海红色文化的行列。
作者:许旸
图片:出版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