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出书斋,把双脚深扎进生活的泥土里,写作获得了更多的创作源泉。时代的精神和价值,恰恰就蕴含着或具体生动体现在最基层的乡村,每一个山包里面,每一个贫困户的农家小院里。”昨天,在京举办的“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成果展暨微论坛”上,作家代表傅逸尘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创作者的心声。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文学界也在行动。一年多来,中国作协与中国平安集团开展“村暖花开·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关仁山、马步升等44名作家奔赴贵州黔东南雷山县、广西靖西市、广东河源市、江西赣州寻乌县、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陕西汉中市佛坪县、铜川市耀州区等地开展采风活动,他们深入农村、农户、企业、学校,记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这些故事汇成《村暖花开,与三村同行》一书,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深扎下沉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作家们,交出了呼应时代命题的文学答卷。大到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小到贫困户家庭捆制的一把笤帚、致富带头人蒸出的一锅粘豆包,再难的地方,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不会褪色。如何以艺术的手法呈现粗粝真实的现实,进入乡村生活内核写出打动人心的细节,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深入生活,也是在补足我们坐在书房里所欠缺的生动现实图景,给我们从书本里来、到书本里去的苍白经验输血。”作家弋舟有感而发。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谈到,如果写作者仅仅安于呆在书斋里,缺乏一种行动能力,很难实地切身地感受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因此,当作家不断行走,乃至到更偏僻的地方,去细心书写、记录、感受新时代扶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才能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
他举了个例子——有作家采风团在西海固地区采风时感觉到宁夏西海固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原以为都是黄土梁子,不适宜人类生存。去后发现绿草成荫、绿树成行,空气有点湿润,还有长跑的塑胶跑道,大吃一惊。实际上随着中国气候的改变,降水线从2018年后逐渐北移,北移了将近100、200公里。从新疆准噶尔盆地一路到山海关降水全部增加,今年北京降水接近全年700毫米,往年是500毫米左右,生态在变化,乡村风貌已和想象的大不相同。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有很大难度,要靠作家去感受、具体接触的这个过程中,以自身这种丰富性和感受性去描述这些故事。”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30年前曾为创作希望工程题材作品《托起明天的太阳》深入中国贫困山区,“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老师问孩子们长大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的回答还仅仅是——放羊、种地瓜……如今,同样是偏远地区的陕西佛坪,孩子们已经向往成为科学家、宇航员和音乐家。这些都是精准扶贫为山区孩子带来的自信,我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扶贫先扶志’在李晓宁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他打破了陈旧的思维模式,别人养肉羊,他养奶羊……”在散文《送平安》中,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葛水平记录了不久前到陕西铜川耀州采风时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一个个精准扶贫的故事。包括这些作品在内,采风活动期间,一批作家撰写发表了文学作品40余篇,举办了12期文学课堂并录制成视频播放,邀请了100位作家每人为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及文学爱好者推荐图书,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工程配合“村暖花开”采风团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图书和书架。
事实上,扶贫不光是收入数据的上升,也代表着心态的转变。作家纪红建随采风团到江西寻乌进行采风,有感于当地果农实事求是、奋斗不息的精神,她援引了当地胡大姐的一番话,从中不难发现果农的种植思维愈发科学——“我们这里是东江源,为了保护水质,对种植果树有控制,不能像过去漫山遍野地种植;二个是我们是家庭种植,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果树种植规律,不是种植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种好种精。后山上的脐橙树已经挂果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了,今年秋天,我老公就会回寻乌,不再去深圳打工了,我们一起种植脐橙。”
“这片多风少雨的土地,只出产裸燕麦和马铃薯,都是低产作物,尽管脸被风沙打成了栗子壳,腰累成了嶙峋弯曲的树,一代代农民还是没有办法从土地里刨除温饱来。”作家艾平随采风团来到内蒙乌兰察布北部的察哈尔左翼后旗进行采风,有感于当地居民生活及精神状态的蜕变,在作品中忠实记录了中国乡村的美丽蝶变。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坚认为,这次采风对文学怎样聚焦于社会,服务于时代都有所启示。
图片:新华网、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