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日新闻报道,《论语》的注本《论语义疏》手写本近日在日本被发现,该手写本出自约6-7世纪初的中国,传到日本后,在寺庙和收藏者、旧书店中被妥善保存至今。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表示,这极有可能是《论语》相关(非出土)最古老的手写本,从文字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认为该手写本可能写于南北朝末期至隋朝。
据了解,该写本是南朝梁武帝年间学者皇侃执笔的《论语义疏》“第五卷”,庆应大学在2017年从旧书店买到了这珍贵的古籍写本。该写本为二十张纸粘合在一起长度为27.3厘米的卷子,专家们将其视为日中思想史和交流等研究的珍宝级历史资料。
《论语》传入日本后,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第一部成文法典《宪法十七条》第一条第一句“以和为贵”,成为日本采用儒家思想治国理政之滥觞。《论语义疏》是南朝梁皇侃采录数十家通儒旧说,在何晏《论语集解》基础上,补诸书之未至,援证精当,博极群言,使梁以前诸家古注得以保存至今,是何晏集解之外《论语》的主要经注之一。魏晋时期,《论语》成为士人清谈之资,注家蜂起。
《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宋国史志》、《中兴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有著录。《国史志》评其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至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起便再不见诸家著录,知其亡于南宋之后。但唐时抄本却传入日本,清乾隆间又传回中国。何注与皇疏,保存了大量梁以前《论语》古注,为研治《论语》的必读参考资料。《论语义疏》久佚重光,终成幸事,堪称中日书籍交流史上的佳话。
附日本部分网友关于此事的评论,用谷歌和百度翻译的,不是很准确,粗略的凑合着看吧!
壬生家的家名至今仍在继承,但是养子很多,可能是在这期间散失了吧,文献上记载的是江户时代处理朝廷公文书等的壬生。
写本上印着平安时代的标志,可以认为是在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活跃于政权中枢的藤原氏所藏的,在那之前应该是遣隋使或遣唐使带到了日本国内。
保存传世文物是日本的擅长。
真是国宝级啊。基本上在平安时代以前的书中,“原本”已经消失了,除去法华义疏之类的例外,最早了也只是平安时代,大部分都是室町时代以后的写本。
我想不到在日本的二手书店,竟然还能找到这样的古籍善本,所以不能小看日本的旧书店。
来源是神保町地区的一家商店。欧洲的古董市场令人赞叹,但神保町的旧书店街却也不输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以前就常见的源氏物语的写本,今年也没怎么能看到了。
在思想史研究者之间是大新闻。假如在我的专业领域也能有这样的发现,那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看到了很久以前的藤原印章,藤原先生充分利用了自中国以来的最新知识和信息,重新认识到仲麻吕之类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想知道在日本的旧书店房屋中是否还深藏着许多这样的珍贵古籍。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籍(作者:家明)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