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之所以珍贵,并不仅仅是因工艺材质或者好看,而是背后深厚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极富想象与创新的表现手法。最近,大英博物馆新推出的《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引进出版,以人脸和动物两条线索串起人类历史,予人启发。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有了这些艺术珍宝,大英博物馆还联合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出版社之一泰晤士&赫德逊(Thames&Hudson)打造这两本书,强调书里的文字和图片能够彼此结合,让艺术成为“没有墙的博物馆”。
书中不是像传统历史书那样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而是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展开,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题下,汇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来进行讲述;也不是通常的哺乳、鱼类、鸟类这样的动物类别体例,而是按照动物的社会属性来划分,由弱到强,从野生,驯养,珍藏,一直到人类自己虚构创造,从自然动物到非自然动物,来展开的。
全书精选大英博物馆600余件馆藏品,艺术形式上,包含了绘画、雕刻、手工艺品,以及一些珍贵的出土文物;风格上,有自然主义作品,也有讽刺主义的现实题材;时间跨度上,囊括了从远古的冰河时期到今天。其中,《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选取了360件以人类面孔为主题的艺术品。全球70多亿人中,没有任何两个人长得完全一样。每张面孔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性格的主要载体。人类的一切经历都写在脸上。因此,人类的脸成为艺术史上最强大、最永恒的主题,也是最适合来表现人类的生活。
《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选取了大英博物馆260件动物相关的艺术品。人类对动物有着复杂的感情,无论是作为经济商品、人类伙伴,还是文化符号,动物都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各个时期关于动物的文物艺术品,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侧面诠释了人类历史与文化。
正如“博物君”张辰亮所推荐的:“展示博物馆藏品的书很多,但是这套书用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路。他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海量藏品重新分类。同一个动物题材的文物分到一起,戴帽子的人分在一起,坐着的人分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就以这种奇妙的形式展现出来。乾隆皇帝的精美坐像旁边,就是刚果国王的朴素的雕像。古埃及的鱼形玻璃瓶儿下一页就是日本匠人雕刻的精美铁鲤鱼。文明之间的界限一被打破,就很容易发现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共性和传承。你不会以我们国家怎么样、他们国家怎么样来看待文明,而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欣赏整个人类的文明。”
这些艺术品运用多变的形状、丰富的色盘、不同的质地,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中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在无形中潜移默化,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在今天,无论对产品的商业价值,还是个人的社交来说,审美都是重要的竞争力。
大英博物馆最新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讲述人类社会,《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人与人的互动,来进行讲述;《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是从人类视角下的各类动物,即人与动物的互动,来进行讲述。它们综合起来,涵盖古今,使人类社会更加立体化、具象化,全景式描述了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艺术化的人类社会百科全书。
无论是远古的狩猎,驯化家畜,还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高度专注的手工劳工,经济活动都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必需。人类社会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秩序,统治与战争不可避免,它们构成了人类的政治。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越往前,自然与超自然的界限就越模糊,人类相信有尚不能理解的超自然力量,于是用虚构和想象,诞生了各种神兽、神话、宗教,人类还对一无所知的死亡,以及善恶等这些问题的思考,所形成的看法,它们一起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化。
同时,经济、政治和文化又是相互交融的。比如狩猎,它从人类一开始的为生存而战的职业,逐渐演变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而成为一种文化。甚至在都铎王朝时期,追逐猎物是君王和贵族专属的活动,是权力的象征,如果平民狩猎,则会受到死刑处罚,它又具有了政治属性。
对同一主题,内容上的横向比较结构,有助于我们形成用全球化的视野、整体的眼光来看问题,也能体会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比如纪念先祖,1000年前智利人用艾摩石像;非洲尼日利亚卡拉巴里族有纪念祖先的木刻屏风;中国有清明祭祖的传统;墨西哥还有专门的“亡灵节”,他们相信那些死去的亲人会回到人间来享受世间的欢乐;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认为祖先去世后,还可以化为鲨鱼来保护后代在海上的安全。
现实中的自然、历史和社会,三者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来划分,相互隔离,往往使我们丧失了综合思考的能力,看待事务缺乏一个整体和全面的视角。《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和《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对同一主题,从多方面运用综合知识,用简洁的文字,去分析和解释。
比如说在古埃及的很多墓穴壁画中,发现一处细节——罗非鱼。文中给出了解释,古埃及人注意到,雌性罗非鱼为了保护后代,会将鱼卵含在口中孵化,有时甚至幼鱼也会受到这种庇护。古埃及人把罗非鱼这种能吐出活鱼的能力看作重生的象征。罗非鱼的这种能力是自然属性,而人类向往死后复生却是一种社会属性,但它们在历史中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大英博物馆的这些艺术品,表达的不只是艺术,更是300万年来人类生活的真相,生活总是要面对的一些挫折与忧伤。它们启发了我们的共情能力与同理心,提高抗压能力,增强生命的韧性。比如5000年前在军旗的一面描绘的是战争场景,许多苏美尔人佩着刀剑,并发明了战车,战马下躺着死人,充满了战争的血腥。而军旗的另一面是宴会的和平场景,有乐师,有歌手。
人类社会从最初就是在血腥的战争与和平中交替前行,冲突与协作共存;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但它也会掺杂着欺骗和背叛,还有可能永失我爱。辛苦专注的工作才能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人的世界充满掩饰与伪装,统治者更是用神话来包装自己;人们对来世一无所知,却也满怀期待;野生动物们成为家畜、役畜后,仍然面临着悲惨的命运;瘟疫与人类总是如影相随。
人类持续的探索,对自身以前的生活有了不断的了解,对文化现象也有了解释。像从古至今最常出现的献祭主题之一是人对公牛的祭宰。尽管早在一万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但公牛似乎被广泛视作典型的黑暗象征。回望人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公牛代表着驯养和野生的分水岭,而人类也正是跨越了这道界线进化而来。宰杀公牛也象征着人类战胜野蛮。
密特拉神和公牛的故事源于波斯,在罗马帝国广为流传。在密特拉神杀死公牛的同时,刺出的鲜血使生命和光重生。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社会,所有的疑问的并没有打开,总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去探索。
哪怕在已发现的文物中,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迷。像乌尔军旗,还有广为流传的绿松石双头蛇,目前对它们的用途,仍尚未可知。冰河时期的投矛器也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使用的。这套书每件艺术品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顺着书中简洁的说明文字线索,再去挖掘探索。
图片:出版方
作者:沙玲玲(书评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