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波洛克、德·库宁等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朋友,最终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通常被认为是更加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从当时风靡欧美艺术圈的抽象主义风潮中突围,走出一条享誉全球的路,并且对年轻一代艺术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亚历克斯·卡茨。
今天,20世纪艺术大师亚历克斯·卡茨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大展登陆复星艺术中心。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迎来的首个海外引进艺术大展。
展览通过涵盖绘画、雕塑和剪帖装置作品在内的30余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书籍文献,展现卡茨近60年的创作脉络和其对具象绘画艺术执着不懈的探索。“我们很欣慰能在这样一个终将载入史册的特殊时期,促成了亚历克斯·卡茨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大展。卡茨的展览是治愈系的,艺术所特有的抚慰人心的力量也就在此吧。”复星基金会与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说。
现年93岁的亚历克斯·卡茨,以独树一帜的人物肖像画和风景画闻名于世。
他的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艺术运动和探索纷纷涌现,抽象和反传统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卡茨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自由借鉴大众流行文化、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和色域绘画等风格元素的基础上,开创了极具辨识度,拥有鲜明个人特质的极简主义美学。
从预展反响来看,中国观众面对卡茨的作品时,是容易理解并且能够产生共鸣的。这是因为,一来,卡茨的作品简洁明快,二来,卡茨自己曾坦言“我的绘画手法与中国书法相似,所有的笔触都是特定且一气呵成的,不会毫无章法”。
人们最为熟悉的卡茨,来自他的肖像画。这样的画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提炼人物形象,将受光与背光简化为两个平面,对人物和背景同时进行平面化处理,极大简化了人物的立体感,让观众的视线完全凝聚于人物之上,脱离对人物主观情感的关注,将人物转化为一种客观存在。
这样的形象消弭了身份、种族等复杂信息,也一改写实主义对体积、形象细节、光影的刻画,通过平面化处理,改变了传统的写实主义观念,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导的时代,为绘画创作开创了新的可能性。
卡茨的人物肖像作品往往尺幅巨大,在构图上深受20世纪60年代大众电影、电视、时尚与户外广告牌兴起的影响,艺术家通过和谐明亮的色彩,大面积平涂的色域,在营造平和悠远意境的同时,更突出了在画面中占据较大面积的人物形象,让人物呈现出电影或广告特写镜头的观感。
此次展出的《特蕾西》(2001),《海滩风光(艾达)》(2013),《三重奏》(2009)等作品皆是展现卡茨人物肖像画特征的代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卡茨借鉴波普艺术元素,或对占据主体位置的人物进行大胆剪裁,或采用非传统构图将多个人物并置,令作品在简洁优雅中释放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其中,妻子艾达是卡茨永恒的艺术缪斯。卡茨总共为艾达画过超过300幅肖像画,从盛年时的明媚画到暮年时的平和,这是一封封特别的情书。
1960年后期,卡茨将绘画对象从人物扩展到风景。其风景画并不仅是真实风景的再现,往往是将自身所感知到的“风景”进行视觉化处理。
对卡茨来说,光是比场所更重要的元素,从风景中描绘出的光便是进入画家眼中那一瞬间的光。在瞬息万变的自然风光里,捕捉每个闪光的瞬间——画家用感知到的光错落有致地记录风景
如作品《桦树和松树》(2002)以单色黄色为背景,用交错纵横的桦树树枝点缀画面,加上少许抽象化色彩勾勒出的树叶,与后者松树,呈现出一片金色的光辉。这样的笔触也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中国的国画。
而在《田野1 》(2017)和《草》(2018)中,艺术家仅用寥寥几笔便生动再现了光影交错的景象,反映了画家暮年之际,笔触辗转灵活,变得抽象,特别是在最近的风景画作中,背景与主体已豁然贯通,融为一体,整幅画逐渐步入抽象领域。
早在1959年,卡茨便开始在风景画上进行人物拼贴,创作出与拼贴画类似的剪帖装置作品,一如其人物肖像画,剥离了对象的个性与叙事性,只保留含蓄而单纯的轮廓,以及对象被艺术家捕捉到的那一瞬间,这种从平面转向立体空间的探索改写了非抽象绘画既定媒介的变现手法,其对媒介的运用也成为此后兴起的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所面对的核心问题。
此次展览就呈现了卡茨于2013年制作,亦是最后手工上色的8幅剪贴系列装置作品。
卡茨的绘画,看似简洁,他其实对于绘画技巧却是颇为注重的。
他的绘画通常运用了一种特别的“湿盖湿”技法,还没等上一层干透就开始画下一层了。本次展览就展出了一部名为《五小时》的视频,为观众展现艺术家这种“湿盖湿”的绘画技法,以影像方式再现1993年卡茨在纽约工作室创作作品《1月3日(1993)》的五小时实际绘画过程。
卡茨对年轻艺术家的忠告是,先每周画六天,每天画六个小时,坚持画六年,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才知道你能不能成为好画家。
今天同时揭幕的还有“记录当下 承载文化——复星基金会ANNEX流动艺术空间主题抗疫展”,展示在这条抗疫接力线上一个个感动的瞬间,让观者在亲历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对真实生活带来全新的思考。
整个展厅呈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分为6个主题,观众可以依据凝聚、足迹、逆行、群力、生机、映像的逻辑穿过一个个主题鲜明的作品区块。其中,在“逆行”主题展区,三位年轻艺术家、插画师用波普艺术的方式演绎了三位平民英雄代表——50多岁的大货车女司机谢琳,两次900公里星夜驰援雷神山;给火神山医护人员杀鱼做饭的全能志愿者杨杰,蚂蚁式搬家运送物资、通宵安装15台呼吸机;从徐州驰援武汉的呼吸科专家贾晓民,3国4家医院零时差高效问答推广中国抗疫经验。艺术家通过数字化创作,配以鲜明色彩,最终以油画布喷绘展示,用艺术化的方式展现对于“逆行者”的尊敬。
作者:范昕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李婷 黄启哲
图片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