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沪上演出界又将迎来盛事,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今日揭晓三台年末大戏,音乐剧《泰坦尼克号》《玛蒂尔达》和《追梦女郎》一经发布就引起热议。与上汽集团携手合作三周年以来,文化广场的高水准音乐剧演出越来越成为剧迷翘首期盼的文化大餐,并助力提升公众对“上海文化”与“上海制造”品牌的认可。
一戏一格,年末大戏成为闪亮的文化名片
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下半年的演出计划中,将于7月至8月引进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9月主办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年末大戏因此选择了来自英美、不同风格类型的演出,以《追梦女郎》的劲歌金曲、《泰坦尼克号》的强大IP、《玛蒂尔达》的勇气智慧,广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
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与电影版《泰坦尼克号》同年问世,区别于电影的浪漫传奇,音乐剧由真人真事改编,捕捉更多历史细节。《泰坦尼克号》是百年前人类物质科技文明的集大成者,音乐剧则呈现了欧洲当时的众生相,宛如对后来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命运的预言。由25位演员演绎126个大小人物,从水面到海底的震撼场面,都赋予了该剧史诗般的宏大气质。1997年首演于百老汇后,该剧曾连演804场,并在托尼奖中五提五中,斩获最有分量的最佳音乐剧奖等大奖。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6年后,该剧今年将从同样的出发地英国南安普顿起航,今年冬天停靠上海。
经典音乐剧《追梦女郎》则将呈现地道的百老汇风味,该剧以盛大歌舞复刻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流行乐坛的景况,在讲述追梦女孩的成名渴望、辛酸付出与情感纠葛中,让心怀梦想的人心有戚戚。该剧1981年首演以来,曾连演1522场,并获13项托尼奖提名、勇夺六项大奖。2006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后,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斩获包括最佳女配角在内的两项大奖。
伦敦西区原版《玛蒂尔达》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同名小说,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制作,堪称伦敦西区的“奖项之王”,自2011年首演后已获得过86个音乐剧奖项,其中包括17个“最佳音乐剧奖”。故事讲述一位天才小女孩在粗俗吝啬的父母、苛刻暴戾的校长压迫下,如何带领同学一起走出困境,完成人生逆袭。虽然由儿童演员出演,其深刻的词曲内涵却使其有别于儿童剧,成为适合阖家观看的成人童话。该剧也是年末大戏中的大热门,开票后单日票房直冲500万。
“过去八年,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已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每年都不重复的剧目,以多元化视角呈现了世界音乐剧的丰富面貌。今年三部大戏也将延续‘一戏一格’的品质要求。”费元洪说。
公益为先,联动打响“上海制造”与“上海文化”品牌
为惠及更多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国际顶尖水准的演出,文化广场今年推出了套票政策优惠,凡购买三部剧目中任意两部VIP或A类票的观众,即享8.5折优惠,再购买第三部剧目时,仅需加100元,即可获得第三部剧目VIP或A类票。
过去三年,文化广场不仅以优质大戏提升上海文化码头的辐射力,也针对不同人群落实了系列惠民举措,让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低价学生票、一年两度的惠民公益大礼包发售、每月13日的“VIP半价”会员剧惠日等活动,大幅降低了艺术门槛。而这离不开“上海制造”品牌的支持。自三年前上汽集团为文化广场冠名后,提出了“公益票在合作的五年里提高到票房占比的13%”的“小目标”,文化广场累计出售公益票96672张,其中,2018年售出34958张,已达到票房总出售量的16%。
在制造业品牌的资金支持下,剧院有更足的底气引进高质量演出、自主制作优质国产剧目,并逐年增加演出场次。2018年,文化广场共举办演出59台326场,吸引观众超过41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75%;在全市专业剧场范围内,以3%的单体剧场座位数占比量撬动了全市剧场8%的观众资源和近30%的票房收入。今年一季度的会员增长量,更达到了过去两年增长量的总和。而制造业企业在以支持公益惠民演出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众对民族企业品牌的认同感和好感度,实现了民族工业制造与文化艺术行业的合作双赢。
“随着类似的合作越来越多,我们也开始在探寻更加生动有趣的合作模式,发挥“工业制造+文化艺术1+1>2”的品牌效应。”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表示,双方今后将继续在文化和艺术的跨国际交流中,加强品牌联动、深入探寻更多元的合作可能,把文化广场打造成一个属于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为联动打响“上海制造”“上海文化”品牌创造更多可能。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文化广场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