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业压力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眼下成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层近年来有迅速下降的趋势,花季少男少女留下“诀别书”告别人世的例子不胜枚举。
聚焦当下教育热点问题的原创沪剧《苔花》,在历经四年的筹备后,于7月8日在宝山区委党校试演。该剧由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宝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共同打造,讲述了一位名叫郝静雯的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帮助一位患有抽动症的小学生陈子龙消弥疾病、发挥特长,找回自信,努力上进的故事。观众纷纷表示,该剧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正能量。
苔花是长在山间岩石或树上一种很不起眼的植物,俗称牛皮叶。之所以将作品取名为《苔花》,总导演华雯说:“我是提醒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牡丹固然艳压群芳,但世间百花齐放不可能都是牡丹,即便是平凡如苔花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骄傲,理应得到呵护和尊重。”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句诗,既是剧组全体人员对面临各种琐碎问题、复杂困难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鼓励,也是对剧组成员的自我勉励。据了解,在前期创排阶段,《苔花》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宝山各中小学体验生活,和宝山区教育局的领导和老师一起研讨剧本,听取意见,使作品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富朝气。
《苔花》是继《挑山女人》之后,宝山推出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作品。作为文教相结合的一次意义非凡的携手,该剧也是宝山文艺创作遵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向伟大祖国7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值得一提的是,曾拿下文华表演奖和二度梅花奖的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此次退居幕后担任编剧和总导演,力推一批青年新秀。在表演上,她手把手传授,帮助青年演员克服了很多难点,使他们在艺术表演上日臻成熟,更加凸显出宝山沪剧团擅长表现现实主义题材,以真实细腻的表演来刻画人物的艺术风格。同时,剧组还引入了14位爱好沪剧的小学生担任重要角色,有的小演员还获得过“小梅花”奖、“小白玉兰”奖,为《苔花》的演出增添了一抹亮色。
据透露,此次试演后,剧组还将分期召开座谈会,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守正创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剧作进行精雕细琢,使它真正成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此外,《苔花》的创作也将结合宝山区戏曲进校园计划,在每个定点的“小华雯话剧团”培养一批会唱沪剧的孩子,同时也对音乐老师进行沪剧培训。华雯的理想是,以后每个定点培训学校都能拉出一支“苔花”队伍,不论戏演到那个学校,都能让师生共同参与演出。
业内人士指出,沪剧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发端于草根,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可以持续深入挖掘素材的一个宝藏。将当下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和汲取的经验搬上沪剧舞台,并用这样一出贴近老师和学生生活的作品走遍中小学,既能让所提及的问题和现象引发共鸣和思考,同时也能借着这样的题材让“上海之声”传播到校园,在幼小的心灵植下“乡音”的种子。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