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经由水火土锻造而成的古老手工艺物品,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度,更裹挟着华夏族群社会生活历史的记忆。源于这份浓厚的记忆沉淀,也为找寻和复兴关于陶瓷记忆中的那些经典,上海璟通艺术中心今天起推出“读瓷:华夏器韵—熊开波陶艺作品展”,邀请人们用“品读”的方式了解陶瓷、亲近艺术。
当代的陶瓷创作面临着两难:采用原始的材料和工艺,会被评价为因袭守旧仿制前人,彻头彻尾的创意,又会被认为是没有民族精神内涵的创作,想要在传统与当代的夹缝中有所突破绝非易事。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熊开波的创作路径是:仍使用传统工艺,但打破旧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创造属于当前时代的兼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
熊开波的创作打破了与瓷、陶与其他媒材泾渭分明的局限性,从单一陶瓷材料的创作迈向多种媒材,并加以综合运用。关注不同材质语言的表情,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传统媒材。在泥、釉的色彩表现上走向更随和、自由和率性的层次。不再囿于单一釉色的禁锢,不再以釉面的光洁、平整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注重材质语言的自然性,不忌讳材料的残缺之处,而是因势利导,充分释放材质语言本身的表现力。他甚至将雕塑的造型手段融入器皿之中,由此形成并确立了他富有个性的意趣和艺术风格:作品简练而不简单,器物有用而表现无用之美。
在他作品中,可以同时听到远古的回响和现代的旋律。以其代表作《古风系列青铜时代》为例,它们以上古青铜器的三足、四足形态为主,在釉色的使用上,也以亚光色来向上古青铜器的古朴、厚重靠拢。但当你以为这不过是在“仿古”的同时,他却在器物表面刻上了均匀、有规律、具有现代几何性的线条和肌理,这样明显的工业化、机械化的表达,显示这件作品生于现代。在这些器物上,上古陶器的气韵和青铜铸造的精神恰如其分地交融于一体,古代器物所呈现的那种“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拙之美被巧妙地凝练为更为强劲的“华夏气韵”。
本次展览是继他2014年“与泥同行、泥中有我”个展之后的回归和延续,是“读瓷”的再度诠释和思考。作为一名极其勤勉的研究型艺术家,熊开波不仅能娴熟地独立完成从泥料选择、釉色配比,到成型装饰、入窑烧制的全部制陶工序,亦能对“价值”二字给予寻常手艺人少有的见地和注解。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置于国际舞台上拥有民族性,放在历史视野中具备当代性,而在同时代作品中不失独特性。这三者的巧妙融合是他作品风格的集中呈现。独特的陶艺风格、对陶艺价值的高度领会,使他被吸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会员,多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成为首位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及滚动扶持的陶艺家。他的作品获得顶级国际陶艺展——第十届世界陶瓷双年展的邀请,并成为中国唯一受邀参加实地展览的陶艺家。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