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市民们排着长队等着领取春联,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学着写“福”字。那边厢,锣鼓喧天、狮舞绣球,玩着杂耍的猪八戒正背着媳妇往家赶,转碟、顶缸、柔术,众人连声喝彩。剪纸、糖画、面人、草编和漫画等民间手工艺摊前亦是熙熙攘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如约而至。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日常“住”的地方就是“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过年就是要和家人在家里一起过。今年的展览以“衣食住行”中的“住”为主题,以“家”中发生的年俗时间为线索,同时结合传统民居中的生活器具的展示,再现逐渐被淡忘的传统民俗。展览从中国人过年扫尘(陈)、祭灶、贴春联、窗花等家居环境整理装饰开始,将一楼展厅空间布置成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式样,围绕年俗发生的事件和相关物件一一铺陈。门厅上贴着门神、春联;推开“家门”,屋内江南民居窗格上贴着剪纸窗花;再往前走,“厨房”的灶台上摆放着除尘用的鸡毛掸子,墙上贴着灶画,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中堂”的八仙桌已摆上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齐聚一堂,共度除夕,寄寓来年。出“门”后的两侧展厅里,还摆放着财神爷,人们在正月初四祭拜财神,用震耳的鞭炮声迎接财运的到来。到了“屋外的院落”里,已是闹元宵的时节,花灯已亮,只等人约黄昏后。
二楼白相展厅则是猪年生肖展,从“家”字的演化,到猪年生肖知识、邮票、成语、绘本以及相关的衍生品、互动游戏等在这里都能找到。
年画,作为传统年俗的载体,承载着许多美好记忆。同济大学博士生李文墨为本次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年画藏品。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李文墨因工作关系几乎走遍了全国每个省区,在历史村镇的田野调查中逐渐对民间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年来从研究角度成系统地收藏了年画四千余张。此次由他送展的44幅年画藏品或复印件,基本上都是上海地区曾经出现过的年画,产地以江苏苏州南通以及上海本地为主,根据空间和年俗内容秩序分为六类分别挂在了“家”中的不同位置。其中,一幅1894年的中堂石印彩绘年画《麻姑》吸引了不少目光,这是以“麻姑献寿”为内容的“献酒图”,麻姑是民间信仰的女神,为女性祝寿多献麻姑像。画上,她坐在一头鹿上,手捧酒壶、酒杯和寿桃,作者张志瀛是活跃于上海的知名画家。“传统上,根据不同的家宅空间会选择不同的年画。比如状元游街图,通常贴在书房,取望子成龙之意;‘张仙射狗’门对是为了驱邪,保佑小孩健康成长;‘金鸡报晓’年画则寄托了六畜兴旺的企盼。”李文墨说。
除了展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还准备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如27日的“海派年俗讲座:趣说对联”和“木逢春——雕版印刷技艺”讲座,28日的中式大富翁游戏,以及年初二至年初五的新春音乐会、“乐侃迎新春 辉焕迎新年”九乐堂新春专场曲艺演出、欢乐皮影戏等等,陪伴市民共度新春佳节。
本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另设分会场,1月29日至2月24日,“丝路壁画艺术展”将在上海三山会馆展出。壁画艺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绘画承载形式,其发展演变贯穿历史长河。而壁画中有很多形象与年画具有相似性。展览选取与年俗有关的壁画,如四大天王门神形象壁画、关公像等,与此次年俗展遥相呼应。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