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小波有篇著名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你能想象这只猪“跳进”绘本里的图景吗?日前,作家张宁将这篇经典改编成同名图画书,引发广泛关注。
王小波用非常荒诞的手法刻画了不愿被人安排生活的“猪兄”形象。绘本的主角也是一只小黑猪,九只小猪崽,八个白又胖,只有它是“黑炭头”,生下来就很特别。但流言不能使它愁苦,猪圈不能使它拘束,警告不能使它恐惧,天命不能使它屈服,它喜爱奔跑与跳跃。
于是,黑色成了绘本中最醒目的颜色,仿佛河水般流动。小黑猪从兴趣出发,向鸭子学习游泳,向公鸡学习打鸣,和狗赛跑,向牛挑战……不甘于安心长肉的它,掌握了一大堆看似“无用”的本领。白马对小黑猪说:“牛要犁地,马要拉车,狗要看门。小家伙,你的任务是长肉。”小黑猪不受“天命”束缚,拒绝这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面对未知的风险,小黑猪跃入河水前,回头瞅了瞅村子。这一眼回望是告别,告别亲密的朋友小麦,告别共同生活的动物,告别村庄与田野;这一眼回望也是召唤,召唤小麦走上一条未知的道路,通向大海、诗意与远方,召唤读者创造诗意的世界,拥抱丰富、美好与自由。
“我知道改编王小波的作品是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招骂的事,想想任何一个王小波迷都会揍我。”张宁坦言,在转码的过程中,她做了加法和减法。减什么?“把原文中孩子们不太能理解的时代背景去掉,删了一些猪兄谈恋爱的内容。但孩子阅读了这个故事,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会去翻一翻王小波的原文,得到他长大后应该去明白的道理,我也就实现了改编这本书的目的。”
加什么呢?因担心原文的荒诞性会降低,张宁在画面呈现上做了更多努力,力求让图片去呈现文字不能表达的那些东西。比如将图片色彩处理得更强烈,除了小黑猪及最后走出大山的小麦之外,其他所有人和动物身体外面都加了一个框,这个框代表了他们身上的约束,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被他人所设置的生活”。
“我自己从1997年开始看王小波的作品,他的文字阳气十足,那种阳气一扫当年众多流行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无力感,仿佛有一种唤醒身体的作用,就好像一个贫血的人突然输入了新鲜血液,顿时有了活力。”张宁说,改编一方面出于她对王小波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想给逐渐长大的儿子讲更适合他现在年纪的故事。
可这样一只小猪,能吸引孩子吗?张宁心怀忐忑,当她把故事读给自己六岁半的儿子听,儿子眼中的亮光让她放下心来,这种能跳出猪圈、跑得比狗还快的猪,对儿童来说确实是有趣的。“当我的孩子渐渐长大,开始步入这个布满千万条规则、充满竞争的社会时,那只‘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的‘猪兄’形象,在我心里就越加高贵起来。而我对王小波作品的喜爱,除了它们所带给我的力量感之外,还有它们所体现的那种向上的精神,这两点都是我想把这部作品改编给孩子们看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在童书领域,很少有人去改编当代的成人作品。其实,不妨开拓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资源宝库。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曾说过,儿童文学对孩子心灵的影响,那是一种“后滞”的影响力,甚至可能要到成年之后,孩子才能理解书中更深的意义。
而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绘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色彩基调是“象征泥土以及收获”的黄色,并且运用了许多强烈的对比色,用来表现故事中的波澜和情绪变化。即便是村民们围攻黑猪这样激烈的群戏场面,张宁也用简练鲜明的颜色和具有设计感的构图实现了。
和一般图画书不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原稿完全用布和针线缝制而成,没有用画笔画过,更多是传统布艺技法中的剪布法。画面显得简洁有力,与版画及汉画像石、画像砖等艺术手法所呈现的画面风格很相似,也和王小波作品带给她的印象类似。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原著
张宁 改编 / 绘
接力出版社
擅长以传统布艺形式创作图书的张宁,曾任汉声杂志社美术编辑,参与编辑《清明》《慈城·宁波年糕》《郭洞村》《俞源村》等书。当上妈妈后,她开始了图画书创作之路。她的处女作《乌龟一家去看海》获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等。
即便都运用布艺,两部绘本也各具特色。如果说《乌龟一家去看海》是深浅不一蓝色组成的山水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暗黄色调的村庄生活剪影,前者主要用了“贴布绣”,后者更多采取带有版画和汉画像石、画像砖风格的剪布法,一个柔美灵动,一个古朴中藏着压抑。每块布料周围细细的针脚都看得见,轮廓也因布块质地的稚拙,散发出别样韵味和表现力。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方供图